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关系
所谓的ITS,是指国家层面的、多模式地面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具备车辆、基础设施和便携式设备间相互连接的交通运输环境,利用技术杠杆服务于公共利益,以实现安全性、机动性和环境性能的最大化。
下一代ITS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有:全面获取交通状态;及时侦测道路路况;准确了解交通主体车辆的运行状况;根据车路况和彼此交互的相关状态为出行者提供更有效的交通信息,并达到实现绿色运输、改善运输效率、整体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
ITS的核心是“道路”和“车辆”的均衡博弈。“道路”关联的因素多是静物的;“车辆”相关的因素多是移动的。由于技术限制等历史原因,传统ITS的解决方案大都是围绕静态和固定因素,以及道路关联因素,如视频摄像、路边显示牌、压感线圈等,忽略了车辆本身才是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最直接的制造者,以及是解决交通问题的主要矛盾所在。大城市的交通建设经验已经证明,城市道路越宽,车辆越多,反而越拥挤,限行和加强道路监管仍不能实质性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而车联网不仅能够使ITS的疑难杂症迎刃而解,而且能够提供低成本和高效能的解决方案。因为车联网是从动态信息视角实现信息的面采集、立体交叉采集和互联网云计算处理,从本质上改变ITS技术。在跟踪装有车联网软件的出租车、专车和拼车的运行轨迹后发现,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仅需有5%的车辆实现车联网,就可以给出城市所有道路的实时路况、交叉路口设计规范、平均道路拥堵指数、城市与具体道路的平均速率、事故多发点乃至城市碳排放等等数据。可见,车联网在方便百姓出行的同时,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建设搜集更多数据,提升交通、汽车和互联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真正的智慧出行和智慧城市。
基于车联网的其他应用场景
除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外,车联网对广大车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2C(to-Customer,对消费者)模式。对个人车主来说,车联网主要应用在车辆安全(如车身安全、驾驶安全、一键救援、故障预测等)、地理位置服务、汽车后服务(如租赁、保险、维修、预约、二手车评估等)、汽车社区和汽车金融等五个方面。其中,车辆安全是车主的刚需,而车联网的疲劳驾驶提醒、加油提醒等功能将有效保证车辆安全;LBS(基于位置服务)的行车记录、车位导航等功能同样无法替代;汽车社区、汽车金融、汽车支付等更是“互联网+汽车”的具有广阔前景的创新领域。
2B(to-Business,对企业)模式。在企业平台,车联网的应用更为广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个系统:1.大众公共用车系统,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地采用共享与金融租赁模式,车辆服务者往往也是多种用车的需求者,因而通过“一个平台、多个客户端”模式实现一辆汽车终端被多种社会角色所使用,是未来大众公共用车系统所必备的;2.车队管理信息系统。例如通过迪纳科技“车掌柜App”,能够让每辆车具备上百种管理要素,能够实现管车、管人、管成本,从而实现对车队的有效管理;3.保险UBI应用。当车险步入基于驾驶行为定价的阶段后,保险公司需要重新制定产品策略和商业战略,而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的基础,正是车联网提供的用车数据;4.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管系统。围绕车联网和ITS构建立体化、多方式、全方位的交通信息发布体系,并与广播、手机客户端、汽车社区等相融合的智能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能够有效实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数据采集。此外,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占优势,汽车制造商、服务商、后服务商都在努力打造消费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体系,而服务体系的实现,需要车联网作为强有力的“服务后台”。
作为下一个国家战略制高点的车联网创新
车联网是互联网进化到重载(带实体和设备的移动互联网)后的必然,车联网也是物联天下的首选途径。而我国对车联网的创新实践,可以追溯到2000年。
类似早期车联网平台的“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就是由王大珩、杨嘉墀两位院士在2000年,联名31位院士向中央提出发展我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抢占未来世界汽车计算平台制高点的建议时提到的。该建议站在振兴我国信息产业、汽车工业两大产业的高度,指出我国两大支柱产业存在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其正在蜕变为一个“组装”产业,因此组织实施包括“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在内的支柱产业振兴工程迫在眉睫。
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的主要研发内容包括芯片平台、系统软件平台、电子控制平台、安全驾驶平台、信息处理平台、智能交通平台和设计平台。时至今日,以上使命仍然需要完成,而新兴的车联网,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支撑力量。
邬贺铨院士曾在2010年5月的世博会主题论坛上指出,由物联网衍生的车联网,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当前在“互联网+”和全民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车联网作为“互联网+汽车”和重载互联网的典范,从其所覆盖的领域与行业的经济总量来看,车联网必将是未来最具颠覆性的“互联网+新兴行业”,同时也将是能够代表国家创新战略制高点的重要行业。
(作者为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江苏迪纳科技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