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是最早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却也是最晚退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近年来,东北地区积累了许多“疑难杂症”,例如投资拉动衰减、人口老龄化突出以及产业类型单一等问题。而这其中与现代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最为格格不入的,便是极为严重的内向封闭型经济,其不仅造成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弱化和产业升级难度的加大,同时也制约了居民收入更快增长,导致人口大量外流,继而加剧了人口老龄化形势。
内向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
东北地区内向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过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对外贸易结构的落后。
从表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数据整理得到)中可以看出,即使是三省中对外贸易依存度最高的辽宁,其水平指标也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至于吉林和黑龙江,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则更大。另外,从时间趋势来看,全国(包括发达地区)整体上面临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变化导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递减的情况,而这一递减情况也发生在了东北三省。这意味着,东北地区原本就较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将进一步下降。
如果说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了对外贸易的数量,那么对外贸易结构就是对外贸易质量的表现。从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占据了较大比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十分有限。同时,东北地区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也就意味着,东北地区的外贸商品结构是低层次的。而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在低层次的外贸结构下,单纯通过外贸增量促进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甚至可能陷入“贫困化增长”的怪圈。
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有着坚实的重工业基础,第二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长期保持在40%~50% 之间;东北地区有着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技术工人的人均比例全国第一。然而由于长期没有摆脱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二产业的突出优势并没有体现到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上,从而造成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落后、错配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球价值链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贸易结构并不仅仅是产业结构在区域范围的向外延伸。通过参与国际价值链分工,本地生产商可以吸收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优势资源,进而有效地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本地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攀升,从而形成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良性互促机制。当前,这种良性互促机制是东北地区的内向型经济所欠缺的。
未来转型发展的三个重点
要实现东北地区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打破现有的内向型经济模式,通过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形成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良性互促机制。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快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环渤海经济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对外窗口的区域优势,为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辽宁省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使得其对外贸易情况优于其它两省;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其对俄贸易占据了全国对俄贸易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推动下也有了向好发展。在此背景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强化东北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形成泛区域互助互补,使整个地区产业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这是东北地区产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基础保障。
第二,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消除东北地区当前仍然较为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促进企业充分参与全球分工。众所周知,东北地区以农业、重工业为代表的支柱产业是在旧有的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带有显著的国有化和保护主义特征。在这样一个缺乏足够的市场机制的情况下,产业发展很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逆工业化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强化市场的力量,促进企业充分参与国际分工,这是东北地区产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重要制度保障。
第三,加强与外界的经贸往来。通过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实现全球价值链的纵向攀升和横向扩展,实现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良性互助机制。当前,东北地区产业与贸易的关联度较低,并且对外贸易整体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这使得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耦合关系被打破,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积极性也被限制。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良性互促机制,是在国际价值链攀升的驱动下逐渐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东北地区的产业政策要具有全面性,不仅要围绕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等几个方面,更要注重产业与贸易关系,通过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的聚集,进而实现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纵向攀升和横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升级。
(作者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