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作客新华网“思客讲堂”,作了题为“城市化的下一程”的主旨演讲。他指出,评价城市化的好坏不光要问大小,还要问够不够紧凑、够不够密,要终止单纯“摊大饼”的模式。本版经授权,对演讲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全世界一半人所居住的面积,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1.5%
先来看看城市化的“上一程”。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仔细观察这个流动过程我们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流动当中开始出现集聚,有一些人口比较长时间、稳定地居住在一些地方,这其实就是从流动转为迁徙。那么,这些人到底会往哪里聚?流动人口最后在国土上会怎么分布?我们不妨看看全球和一些国家已经发生的趋势。
首先我们看到,目前世界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中国的城镇化率略高于这个数,差不多是同一水平。全世界这一半人所居住的面积是400万平方公里的城市,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1.5%。我刚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有点吃惊,一半人所居住的空间占地如此之少,令人印象深刻。
再看美国和欧洲的情况。约2.4亿美国城市人口居住的面积仅占美国国土面积的3%,却创造了GDP的85%。欧洲要比美国分散一些,巴黎人口占法国人口的3.4%,创造的GDP是24.5%;伦敦人口占英国人口的12.3%,GDP达到20%;布达佩斯占匈牙利人口的18%,GDP占35%。
再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国土面积不大,山地很多,人口很多,所以它的集聚度就更为显著。三个大的都市圈集中了将近69%的总人口,创造了74%的GDP。其中的大东京圈,面积比北京市还小一点,但集中了将近29%的日本人口,生产了30%以上的GDP。
下面一些数据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圣保罗占巴西人口的10%,GDP占36%; 开罗占埃及国土面积的0.5%,GDP占40%。
这些数字、人口、面积,为我们思考中国城市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流动之后会出现集聚,一些叫做“城市”的地方,占地面积不大,却集中了很高比例的人口与经济活动。
不要一见拥堵就以为是密度过高的结果
不妨来看看一个极端的例子。人类究竟可以聚到一个什么程度?美国曼哈顿岛,晚上那里的居民大概是每平方公里2.7万人,历史上最高数据是3.1万人,这是“晚上人口”;白天还会有大量人口进去上班、旅游、观光、购物,那叫“白天人口”。而曼哈顿一平方公里的经济活动,相当于创造了16亿美元的GDP。
2014年1月我在纽约走了很多街,对它的密度有了新的理解。从“下曼哈顿”一直到哥伦比亚大学大概有二百几十条街,纵向大概八到九条大道,街和街之间我大概走一分钟,道与道之间大概走两到三分钟,街区是小而密集的。
我今年路过纽约,特别注意了那里的马路有多宽。一般的街也就是10步到15步宽,很宽的大街24步宽,大道也就是20多步宽。对照我们国内,我走过的不少城市,特别是那些空荡荡的新区,马路宽70步,且横竖都是70步。我们不一定要马上从中得出什么结论,但至少要纳入思考,什么情况下要把街道修得那么宽,什么情况下可以把街道修得窄窄的?产生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城市专家提供了一个参数。什么叫宜居城市?住在其中觉得非常便利,一平方公里有100到120个街口,这样的城市非常宜居。因为它非常便利,马路小小的,但是路网很密,商业、服务设施到处分布。纽约这种街区,就是1平方公里120个路口,甚至还要多。
但这些年来,我们修了不少大而无当的城市,气派不小,就是密度不足,一平方公里仅仅十几个路口而已。这样的架构,没人时空空荡荡,一旦人口集聚,立马拥堵。所以,我们不要一见拥堵就断言城市已经过密了。其实不一定,可能是密度不够——路网不够密,马路修得再宽,毛细血管不发达,人流、车流都无从疏散。不少城市大马路一堵一两公里,连一个岔口也没有,除非弃车而逃。所以,要防止“误诊”,不要一见拥堵就以为是密度过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