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树立“幸福财富观”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财富增长不能唯“GDP崇拜”、唯物质、唯货币、唯流量,而要看财富增长是不是有实际上的效用增长和幸福增长。
另一方面,对于财富增长也不能忽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们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增强和提高。对于这个结果,有人会“自满自大、固步自封”;有人会夸大财富增长过程中的“负效应”,如认为是财富的增加导致了现在的社会“人心不古”“官场腐化”“生态污染严重”等问题;有人会贬低财富增长对于“幸福增长”的“正效应”,即财富增长→收入增长→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感提升。这些人认为我们国家可以不再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但实际上,我们国家在人均财富量上,还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水平;我们在生活质量的改进上,还有很多历史欠账和很大的提升空间。
财富增值首在顺应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这个“天人合一”现在有多种解释,就财富的增值过程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中国的“老庄学派”和欧洲的“重农学派”。这里借用“重农”一词,其中的“农”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狭义的“农业”,而是泛指对于“自然”的尊重、敬畏、顺应、服从。
在现今公认的最早的经济学著作中,色诺芬就写道,农业是最好的学问,是最好的、似乎最容易学的职业。再富有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从事农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享乐,是一个自由民所能做的增加财产和锻炼身体的手段。农业可以使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勇敢刚毅,可以锻炼出最好的公民和最忠实于社会的人。所以农业应该受到我们国家的最大重视。
财富增值首在顺应自然,有两个原因:
第一,满足人们需要的很多财富,直接就是来源于自然,比如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不需要人工加工。这些财富没有交易价格,不会增加GDP,但会给人以效用,会提升人的幸福感。
第二,经济活动只是对于自然过程的某种利用和加工。地球上全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这当然也就包括了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能量以及人的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能量。
一般来讲,资源从最初被汲取进经济的过程,到最终被人们的生活所消费,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都越来越大。虽然人们的最终生活消费并不都是“吃”,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这种从生产到生活的过程,与生态学上讲的“食物链”本质上是一样的。能够从太阳直接汲取能量的只有绿色植物,它们被称为“初级生产者”,是食物链的起端。
就物质与能量的形态变换来说,食物链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圆圈而不是一个有始有终的线段。因为较高级生物的排泄物以及死后分解的尸体,又可以供给较低级生物以营养。但在这个圆圈中,物质与能量的级别会越来越低,需要由外界汲取进高级形态的能量,这就是太阳能。在这个意义上,绿色植物就是起点。绿色植物转换太阳能的效率为0.1%-5%,随后“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转换能量的效率大约为4%-25%。
财富增值次在有效生产
经济活动的财富增值,就是将不能给人以效用的财富形态,转换成能够给人以效用的财富形态。这就是生产的目的。
在诸多城市大规模兴起的造城运动中,楼市供应严重过剩。“严重过剩”到什么程度?现在没有一个权威数据。国家统计局曾公开称,由于空置率的概念不明晰,还不能计算出这个指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曾在“IMF2015春季年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楼市的空置面积达10亿平方米。按照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估计,全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约为22.4%,约4900万套住房。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曾公布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有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
这5000万套、或10亿平米(若将两个数据统一口径,意味着每套空置房的平均面积为20平方米,所以10亿平米的数据很可能还是被低估了)的空置房,有多少是在市场上的空置(没人买),有多少是在市场外的空置(没人住)?不知道有没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目前的商品住房的“自然空置率”应该是多少。如果原因是前者,则说明价格太高;如果原因是后者,则说明价格(包括购买成本、持有成本如房产税)太低。虽然没有明确界定,但从这些报道的行文逻辑看,多半指的是在市场上的空置,是供过于求。那么这个供过于求,是“有效需求不足”,还是“有效供给不足”?
在财富增值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重视这个“有效供给不足”。供给是否有效,要看质量是不是合格、是不是合乎人们的需求、在价格上是不是合乎人们的购买力,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对的时间和对的空间提供对的产品给对的人。当供过于求时,不要总是在“刺激需求”上找出路,要看清楚,到底是不是“有效供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