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对青年理性“国家—民族”观念的塑造
无论是悲观的民族主义还是极端的民族主义,都只是整个民族主义思潮中偏执的方面,是支流,无法代表民族主义的本来面目和真正内涵。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是正常和富有建设性的;而且这种建设性正在获得愈来愈广泛的认可。
波士顿大学教授莱亚·格林菲尔德特别重视民族主义在社会思想共识形成方面的作用。⑥他指出:“民族主义是现代性的文化基础,也是社会意识赖以建构的框架”;并认为民族主义是西方进入现代以来主要的推动力。他认为民族主义具有世俗性和现实性,并对美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不顾其他国家民族主义情感、忽视民族主义影响的做法深表担忧。徐友渔在《民族主义》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民族主义各种流派。他认为,民族主义在中国一直处于一种暧昧的地位,即在谈及历史时被肯定,在谈及现实时又被避讳。⑦文章中涉及到的民族主义研究的关键人物,如盛洪、萧功秦、葛红兵等,都力图与非正常民族主义思潮划清界限,希望坚持民族主义学术研究的理性态度,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思维方式。房宁、王炳权在《论民族主义思潮》一书中则更进一步,以积极正面论述了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并重点分析非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对反殖民地反封建运动的重大贡献,还对中国近代至今的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为“被妖魔化的民族主义”正名,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
据报道,西方媒体近来哀叹,普世价值观正在受到民族主义的抵制。所谓“普世价值”就是西方世界奉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民族主义对“普世价值”的抵制,正反映出民族主义在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树立民族自尊自信方面的巨大作用。正常的民族主义是健康的社会思潮,同时又富有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受到更多来自“草根”阶层的关注,与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年民众息息相关。以正常健康的民族主义引导青年树立理性的国家—民族观,将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首先,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培养青年对国家和民族的真挚感情。民族主义产生于民族国家时代,对民族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结合在一起。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倡导民族主义,是倡导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弘扬爱国主义,是弘扬对伟大祖国的爱国主义。应该承认,当前个别青年当中存在着“大汉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错误观点,如果单纯宣讲“民族主义”,就可能引起误解,使他们将理性的民族主义理解成为自己所属民族的“民族主义”,造成国家—民族观的片面和失范,影响民族团结。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克服在一小部分青年中流传的所谓“爱民族不爱国家”的反国家主义论调,帮助他们树立“民族国家”的科学概念,明白民族和国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抱负。
其次,将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促进青年领悟国家、民族精神支柱的内涵与真谛。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形成和维系的独特精神气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延发展五千余年,就是得益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气质。近代以来,在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主义强调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就必然注重与我们民族薪火相传密切相关的民族精神。在民族主义的框架之下,大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群体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增进个体与民族、个体与国家的精神依恋,把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自己学习、生活和报效国家的精神动力,使青年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不致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最后,要注重民族主义感情的理性引导。正常健康的民族主义虽然是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对青少年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毕竟,非正常的民族主义思潮依然存在,并且还试图极力扩展自己的市场。面对繁复的民族主义学派,青年的分辨能力往往不强,在意气用事、头脑冲动的情况下做出错误选择的几率很大。尤其是存在问题的民族主义观点打着“爱国”、“科学”的旗号出现在青少年面前时,这种迷惑性更大。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都在极速加强。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加强正宣传、传递正能量、以主旋律占领舆论阵地制高点就显得尤为关键。⑧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单要讲“是什么”、“怎么做”,更要明确“为什么”的问题,避免空喊口号,培养理性思维,注重热情和民族感情的启发式教育。这种引导方式,有利于增强青年在国家—民族问题上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树立起理性的、并且经得起考验的国家—民族观。
民族主义思潮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坚定青年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一方面,它又可能给青年的国家—民族观带来混乱,让人不明是非、不辨敌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但这柄双刃剑又是利大于弊的:如果加以适当运用,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到趋利避害,使其成为塑造青年理性国家—民族观的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分别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衔接问题研究”和2013年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京津冀大学生创新团队区域沟通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GH141107、20132519)
【注释】
①[苏]约·维·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1页。
②安静波:“论梁启超的民族观”,《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③陈鹏飞:“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概述”,《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2期。
④温朝霞:“中国青少年的‘哈日哈韩’现象及其反思”,《青年探索》,2008年3期。
⑤朱云生:“当下青年病态民族主义倾向的危害及其批判”,《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
⑥[美]莱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的影响力”,《南风窗》,2012年第20期。
⑦徐友渔:“民族主义”,《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1期。
⑧卜建华:“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