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中乡村传统文化的生机
重塑乡村新型生存空间,丰沃乡村传统文化生长土壤。为人民谋福祉是乡村社会治理的目标之一。当前,村庄作为农民生产、生活、娱乐三位一体的空间状况短期内很难消失,但现实的境况是为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追求自身幸福生活,很多青壮年村民纷纷离开村庄外出他乡打工经商,致使原有村庄空心化和老龄化,抛荒问题、养老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村干部年龄结构问题等威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村庄管理乏力。“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无法支撑起各种现代的乡村治理制度”②,也会加速乡村传统文化的灭失。因此,乡村在以科技及制度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可以考虑在避免传统文化与自身产生疏离的前提下,将传统文化资源纳入乡村经济分析的框架中来,或外化为传统文化产品、传统文化景观、传统文化活动、民俗旅游;或内化为村民生产劳动的精神力量,发挥传统文化推动乡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乡村经济发展、文化丰裕,才能“提高农民对乡村生活的长期期望值,使乡村社会成为农民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让村庄共同体成为农民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场所。”③也才能使涵盖礼仪、购物、饮食、穿戴、装饰、娱乐等方面内容的传统文化活动,摆脱简陋,提升品位,展现其真正魅力,凸显其在民众生活中的角色功能,发挥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这对发挥乡村社会基本价值理念和生命姿态的传统文化来说,无疑是条较好的出路。
重构乡村新式价值范式,展现乡村传统文化新意义。从社会治理角度看,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道德支撑。当前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遭遇深切影响了村民的价值观,乡村社会需要梳理已然迷乱的道德价值标准,构建体现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从文化的角度看,存在于民众生活之中、渗透于村民骨髓和性格之中的乡村传统文化,离开传统将失去它生存的土壤,离开现代将就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它必须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在遭受多种因素的解构与损毁之后,对于宝藏与沉渣并存的乡村传统文化,唯有进行价值甄别,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以国家主流价值观引领乡村传统文化价值,挖掘乡村现有且存在于村民身边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优秀品质,比如遵纪守法、勤劳俭节、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善良淳朴、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等,设计出既能合乎村民认知方式、审美习惯和思维方式,又能体现国家精神和时代价值的新型乡村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才能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彰显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凝聚民心、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从而获取更多支持,焕发更多自信,促使蕴含现代性价值的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机。
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激发乡村传统文化的活态特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④文化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作为一种从古延伸至今的乡村传统文化,必须在与社会生活的互动之中展现其活态特质,才能在互动中展现价值,求得生存和发展。从社会的角度看,乡村治理中构建的法律制度、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培植的先进文化,如果没能很好地与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兼容、相融合、相对接,是难以在乡村社会的沃土中植根、发芽和结果的;从村民的角度看,他们根植于乡村生活与自身需求的文化诉求需要被关注、被满足。
因此,在尊重乡村传统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保持优秀核心文化因子前提下,多渠道多方式挖掘和整理现存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与当代生活对接,如以各类节日、生婚丧礼俗、人际交往及衣食住行等传统习俗、仪式为载体开发出更多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产品;借民族传统节日规范相关礼仪制度、传达新型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伦理和理想信念;用山歌传唱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传唱贩毒、吸毒、赌博等的危害;合理有序地以新式乡规民约引领村民道德规范;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服务乡村生活,遏制盗窃赌毒,让村民真切感受集体主义的力量等等。只有使乡村传统文化活在舞台上,融在日常生活中,浸入人们的心灵里,才能慰藉心灵、丰富生活、和谐社会,显现文化的活态特质。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唤醒村民群众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救。当前,乡村仍是国家不可或缺的蓄水池,仍是游走于城市与乡村的村民的可靠后方家园,而无论是乡村社会的建设还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都是村民。“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所以我们说乡村建设顶要紧的第一点便是农民自觉。”⑤如果乡村村民尤其是新生一代受过教育的村民无法认同当前乡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如果乡村传统文化现存的伦理价值体系难于支撑当下乡村的日常生活,民族乡村社会乃至乡村传统文化的落寞就会在所难免。其实,千百流传下来的乡村传统文化是地方性知识和生活方式的文化统合,其中寓含的道德价值、精神价值以及追求幸福、热爱生活的生命姿态,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珍惜。
在乡村传统文化日益遭受冲击、而现代先进文化的乡村植入还需要一定时日的情形下,各级政府需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乡村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价值的良好舆论氛围,让广大村民重新树立起对乡村生活和乡村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才能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延续提供出路,也为村民的文化自觉、自救提供支持;政府还需要推动民族乡村教育适度与乡村实际生活、乡土文化相联系,以此引导乡村青少年在认知和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寻找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对家乡的感情,并从中发掘传统文化传人,利用人才的传承作用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打造民间文化精品以全方位展示乡村传统文化魅力;积极开展辅导和培训工作以提高村民的文化品位、唤醒其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从而更积极吸取乡村传统文化之精髓开展乡村建设,实现文化自救、乡村自救。
(作者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广西高校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13ZD037)
【注释】
①[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91~296页。
②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③贺雪峰:《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8~250页。
④[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14页。
⑤梁漱溟:《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18页。
责编/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