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农村金融信贷风险成因及防控对策

—以浙江金华成泰农村合作银行为例

【摘要】近几年,随着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行业性、地区性的风险时有发生。作为金华市本级的农村金融机构,金华成泰农商银行通过几年的高压运作,不良贷款化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风险防范任务依旧严竣。文章试着通过还原信贷风险的真实面貌,探索防范与规避信贷风险的途径,以期解开禁锢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枷锁。

【关键词】信贷风险 内在原因 防控思路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随着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内产业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略有变化,金融稳定状况受到影响,行业性、地区性的风险时有发生。作为金华市本级的农村金融机构,金华成泰农商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支持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需求,通过几年的高压运作,截至2014年8月10日,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8%,不良贷款余额13828万元,不良贷款化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月至8月,该行新增贷款投放164290万元,新增五级不良贷款6568万元,不良新增占比达4%,不良贷款新增势头猛烈,风险防范任务依旧严竣,给该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

本文试着通过还原信贷风险的真实面貌,以期解开禁锢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枷锁,最大限度地利用高质量的信贷资产和低位的不良资产运行水平,强势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形势下的破茧成蝶。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存在的问题

服务对象较特殊,信贷风险较高。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以农户和中小型企业为主,虽然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大部分商户既没有过往信用记录,也没有进行完善的财务评估分析。同时,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如果遇到市场行情不稳定等特殊情况,容易形成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金华市苗木产业的贷款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从一个重点扶持行业到风险重点监测行业,苗木产业的风险隐患成为该行目前风险防控的一项重点工作。

企业内生隐患重重,贷款风险控制难。首先,由于部分小微企业基础性资料缺乏,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有效抵押物不足,缺乏第二还款来源;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扬、劳动力成本升高等因素,小微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降低、核心竞争力低下,停工停产等都加剧信贷风险。

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不乏一些高耗能、低产值、污染型企业。近年来,金华市本级相继开展“四破”行动和“五水共治”活动,整治环境污染,部分企业在此次行动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停工停产整顿导致资金流不能顺利回笼,间接形成信贷风险隐患。

民间资金交易泛滥,民间借贷风险显现。近几年,民间资本活跃,受逐利思维影响,部分企业通过银行融资后以更高的利息借给其他中小企业,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部分企业利用社会的资源进行相互担保从银行融得资金,再转借给其他需要资金的融资企业,赚取利差,因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担保怪圈和资金链条。随着当前经济增速下滑、产业结构调整等,民间借贷风险逐步加大,跑路、失联事件不断,有部分出借人由于资金断裂处在破产的边缘,也给银行带来严重的经营危机。

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经营风险加大。第一,由于信贷人员违规操作、工作失误、自身能力不强等原因,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仍旧突出,信贷人员操作风险依然存在。该行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部分信贷人员违规操作行为时有发生,合规意识欠缺,2014年1月至6月,通过审计、可疑数据排查等手段发现的各类违规问题层出不穷,共处理违规人员计22人次,涉及违规信贷资金3477.23万元。

第二,风控体系建设不强,如抵押物评估管理工作,目前该行抵押物评估由外部评估公司负责,现认定的评估公司有6家,客户的房产评估均可以通过这些评估公司进行评估,不乏存在部分评估机构为多收评估费、留住客户的私心,故意上调评估价格,然而对此现象一旦发生风险,银行方面无法向评估公司追责,造成工作被动。

第三,目前客户评级工作尚未建立系统的客户评价机制。一直以来,该行都沿用较为粗放的客户评价制度,对客户是否存在潜在风险或隐性问题不能分析透彻,且分析数据没有连续性和可比性,对客户的评价尚处在一个摸索阶段。

形成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外部原因。第一,历史体制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嫁风险。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起步较晚,金融改革程度落后于城市金融。由于历史经济机制的原因,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金融结构单一、矛盾集中,在经济改革转轨时期,企业集体产权全能残缺,所有者与经营者之前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企业产权性质不明确,形成了潜在的、长期的经营风险;部分金融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等改制后,将大量大额的不良资产转嫁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造使部分贷款和债务悬空,部分企业盲目扩张,导致风险转嫁金融机构,金融风险不断加剧。

第二,政策风险较高,政策依赖强,受国家扶持力度影响较大。为鼓励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壮大,国家与政府大力扶持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并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因此,准入门槛低,在税收优惠等刺激下,难免会产生政策依赖性,其受政策影响的可能性相比一般金融机构更大一些。同时,由于政策依赖性过高,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其发展便会受到阻碍。如一些项目未经过实行严格的考证但盲目上马,有些仅因为需要金融机构配合发放贷款等,便放松审核条件,产生了大量的高风险贷款。如此一来,一方面,可能会由于资金周转不灵导致政策性项目无法顺利完工;另一方面,资金链断裂可能造成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因政策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不断加大,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信贷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存在漏洞。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化竞争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监管也在不断完善。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监管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法律制度不规范、法律监管缺失问题严重,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来监督和制约农村金融市场立法执行情况与发展现状;二是由于法律法规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或有效性发挥受阻,消弱了内控监管职能,为一些营私舞弊的不良行为创造了条件,进而产生人为操作风险;三是监管理念模糊,市场没有形成多层次良性互动结构。一方面,过于保守的行为无法更好地推动资源有效配置,形成合理竞争;另一方面,定位模糊过于自由,又背离了法律法规的制度要求。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这种以牺牲效率和竞争力为代价而换取的暂时安全与稳定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①

第四,没有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环境不佳,农村金融基础较差、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等方面是我国农村金融环境恶化的主要体现。②由于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一些企业和个人恶意逃贷等不良行为未能得到有效的打击和遏制,消弱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个体经营者及私营企业。有些人一旦遭遇经营困境、资金周转不灵,便想方设法逃贷,更有甚者在放贷之初就骗贷。另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有效的惩处机制,对不守信的个人和企业没有严格的处罚机制,导致其守信成本低,更加大了其违法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信用意识更加淡薄,由此导致的失信成本,均由金融机构承担,加剧了信贷风险。

内部原因。第一,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出现风控盲点。一是金融机构尚未形成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运转不规范,风险政策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未能良好分离,风险管理方法落后;二是内部信贷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健全的资产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完备的资产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有效的制度制约机制等,无法完全适应当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埋下信贷违规隐患,诱发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以罚代管,在实际操作中对工作人员批评多、奖励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分金融机构和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缺乏创新,没有建立适合新进信贷人员引进的选拔任用制度和合理薪资水平,改革尚未到位;四是业务流程不匹配与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出现操作困难或执行障碍,操作风险不可控,出现风险控制盲点。

第二,基层信贷人员队伍现状堪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市场竞争力、加快业务发展,增强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是重要途径。受环境和条件限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聘用信贷人员时整体水平与大中型商业银行有所差距,部分信贷人员在职业技能、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客户理念等方面跟不上现代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部分信贷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责任心和事业心,违规操作、以贷谋私,发放人情贷款、冒名贷款等,造成银行大量的风险和损失。因此,信贷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已成为制约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信贷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三,信息技术缺失引发技术失误。如今,新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环境复杂,金融机构发生技术风险的可能性与市场中的交易量增多、产品数目扩大、复杂程度提高呈现正相关关系。一是技术缺失。由于业务相关技术的欠缺,导致技术、操作程序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信贷人员的判断失误增多,采取不正确的交易策略或操作失误而产生操作风险;二是系统安全性有待提升,由于外部系统或内部系统安全缺陷,容易发生计算机事故,导致客户群体资料泄露、数据泄密等操作风险;三是没有充分发挥计量与信息技术在系统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各项风险量化评估方法与模型未被开发和应用,缺乏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信用评级系统、自主评估限价制等模型,不能科学地计量风险,无法有效地将风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成因   信贷   对策   风险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