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军事教育。结合中国抗战的现实需要,以及陕甘宁边区青年的特点,毛泽东于1937年提出了实行国防教育的主张,同年由中央组织召开的洛川会议作出了“抗日的教育政策”,提出了推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此后的一系列党的文件、会议中多次提出并部署了对学生开展军事教育。1938年,陕北公学成立纪念大会上,李维汉指出:“特别重要的是,要加紧军事的训练与学习,养成能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边区加强了对青年群体的军事知识教育,向青年们宣传军事斗争在保卫边区、保卫祖国中的极端重要性,宣传红军在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时注重向学生教授军事知识、军事技巧、军事战术,组织青年开展军事实战训练、军事演习训练。
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以抗日救国为目标开展了党政人才、军事人才、科技人才、文艺人才、医护人才的培训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吸收了抗日青年作为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培训,为此专门开设了专业课程,加强了对青年们的短期训练。1941年12月,为了更好地改革和整顿学校教育,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按照“决定”的规定,军事、政治、科技、文艺、师范、医学等专门学校,应以学习该项专门工作的理论与实际课程为主,这就为各级各类专门学校普遍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军事学院、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重点承担了对军事干部人才的培训工作。比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招收的“参谋训练队”、“敌军工作训练队”,在开展边区军事人才培训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青年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的教育,成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的光辉典范,其在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实践方面均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对当前我党推动青年教育、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教育的经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教育的经验主要有:
首先,开展青年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青年教育事业的领导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保障。中共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更好地、更牢地把握好对青年教育事业的领导权,以教育的方式实现关心青年、贴近青年、团结青年,依靠青年开展好边区的各项工作,在教育青年的同时团结了青年、发挥了青年在推动边区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边区始终坚持了党对青年教育事业的领导。
其次,青年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切实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就能够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更为充足的智力保障,能够更好地发挥青年在推动中国革命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潜能投身革命,为革命和各项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再次,青年最易接受先进思想观念,加强对青年的马列主义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的教育中,就是不断通过加强对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教育,让青年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以此解决青年在学风建设、党风建设、工作推进各方面的问题,培养了马克思主义后备人才,充分调动了青年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最后,青年对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其积极学习、努力工作,是推动青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年要更好地接受教育,就必须牢固树立接受教育的意识,有着对提升自己的内在需求,有着提高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渴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共对青年的教育中,高度重视对青年学习热情的激发,增强了青年们受教育的意识。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教育的现实启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开展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对当前深化改革、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加强青年教育、发挥青年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主体作用具有许多现实启示,主要是: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坚定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教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的信仰,让青年始终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有着坚定的信心,让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凝聚力量。
其次,要将青年教育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让教育资源向农村青年倾斜,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提升农村青年的智力水平、政治理论水平,加快推动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将解决现实中的谋生问题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
最后,青年是推进我国当前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全面提升青年教育的质量应作为当前和今后长期的战略目标任务安排部署。在此过程中,广大青年教育工作者应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用人格魅力感染教育青年,注重培养青年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优势、保持个性,用自己的专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呼伦贝尔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责编/许国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