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史 > 正文

论民族复兴与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逻辑关系(2)

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包括政治复兴、经济复兴,还包含着文化复兴,而文化复兴才是其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中华民族之所以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在于延绵不断的五千年的独特文化,因此,只有在中华文明再次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并做出相应贡献时,只有在中国文化再次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算是真正的实现。当下,随着民族复兴的政治和经济成就的取得,文化复兴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话题,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首先,在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背景之下,文化软实力是否发达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标志。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01年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1.80%,2008年为23.44%,2011年为21.572⑦。但在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持续下行的情况下,美国依然没有改变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其原因就在于其拥有无可匹敌的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在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比例下降的同时,美国在世界文化市场的表现却是稳步上升,美国在世界文化商品出口市场的占有率在2002年为11.91%,到2008年为12.41%⑧。作为最大的电影生产国,美国电影占世界电影市场的92.3%,电影票房收入占50%,中国每年也有一半的电影票房被美国电影所占有⑨。美国文化的触角伴随着文化商业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美国的文化商品卖到哪里,美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就影响到哪里,美国的文化软实力就覆盖到哪里。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开始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英国确立了新的文化政策,要求加强文化创新和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机构的联系,以保持英国文化的领先地位,“优化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重塑英国正面形象,以实现其对公共外交的影响”⑩。法国在强调“文化例外”和“文化多样性”以保护其文化安全之外,还大力推进文化外交,扩大法国文化影响。文化成为当下各国共同关注的国家实力增长点,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也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内容。

其次,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重新焕发生机的标志。从社会学的视角观察,文化是人应对周围环境及其变化做出选择的结果,是“人类群体指导自己行为和行动选择的一套标准体系”,体现了人类群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显示出一种动态特性。文化不仅是一种长久积累并代代相传的传统,更包含在人的当下活动之中。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文化必然也面临着重新抉择的命运:在坚守中消亡,为新的文化所取代,或是主动改变,再次焕发生机。中国文化在痛苦的抉择中不断走向现代化,不断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个适应过程中,中国文化会具备更广泛的共享性,可以为所有处在现代化生产方式之中的他国国民所理解和接受。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相伴随的是中国文化走向全球的脚步,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这一进程变为现实,中国的文化因素已经不同程度地走入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化共享性的增强和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必然导致文化具有日益明显的权力属性,即文化展现出作为软实力的一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盛也标志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功实现了现代化转变,适应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适应了全球范围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出生机和活力。

最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盛还标志着中华文明在世界上重新取得了主导性的优势地位。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在不同文化软实力主体之间的对比中才具有现实意义。技术的进步与广泛使用将所有国家都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在全球化这个前提之下,真正的软实力强国必然具有全球性的文化影响力,文化产品行销全球,生活方式为大众普遍向往和认同,价值观念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先进文化软实力强国的唯一模板是美国,从目的上来说,中国与美国对文化软实力的追求有着极大的不同,美国是为了维护其“单极”的世界霸主地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在复兴民族的进程中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但和平的取得不是上帝的赐予,也不是强国的施舍,而是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所以,无论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视角,还是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视角,中国文化软实力都需要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文化的主导性地位不是对他国文化的“涵化”,而是为世界上的落后国家探寻一条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实现振兴的道路。

民族复兴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建设文化软实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而随着民族复兴的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必然走向强盛。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实建设的需要。因而,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注意发挥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作者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康秀华,张高方:“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日报》,2006年1月27日。

②陈圣钢,曾国俊:“对民族和民族凝聚力的在认识及其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 期,第154页。

③彭时代:“论民族信仰与民族凝聚力”,《理论前沿》,2004年第14期,第34页。

④贺善侃:“铸就民族凝聚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第74~75页。

⑤王光照,孔令敏:“试论美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未来与发展》,2014年第1期,第34页。

⑥张殿军:“硬实力、软实力与中国话语权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7期,第63页。

⑦“历年美国、日本、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一览”,http://zjw381222.blog.163.com/blog/static/165869022201331342125182/

⑧张彬,杜晓燕:“美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83页。

⑨王京宇,赵云云:“美国文化产业探析及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第6期,第232页。

⑩“英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政策措施和启示”,http://jgdj.haining.gov.cn/jyjj/201009/t20100916_153999.htm

刘云德:《文化论纲—一个社会学的视野》,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第165页。

[荷]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页。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第91页。

责编/韩露(实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复兴   内在   逻辑   实力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