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从远古时代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到战争年代南北征战、开疆辟土的军事家,战时不畏生死、保家卫国的骁勇战士,再到和平年代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平民英雄,身份不同、特质不同,但不同时代的英雄都承载了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期待,成为人们效仿与学习的对象。英雄是时代的呼唤,也反过来发挥引导、规约人们的行动,引领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大作用。
每一个时代英雄形象的塑造,都有着各自特定的价值取向、镌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在当前这样一个深刻变革、多元激荡的时代,公众有着怎样的英雄观、特别是对于传统英雄人物在当代意义的把握和解读,是我们管窥时代脉搏、探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走向的重要参照。为了解当前中国公众的英雄观,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实施了“中国公众英雄观调查”。调查自2015年4月27日始到2015年5月4日止,主要采用点对点网络调查的方式,汇集了2677个样本,并形成如下分析报告。
中国人最认同什么样的英雄?
【结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英雄最为受访者认同,不图回报、不惧艰险、不畏强权三种英雄特质最能打动受访者。
【点评】人们对英雄人物特质的期待往往从反面折射了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缺乏的品质。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英雄的认识亦然。中国人最认同什么样的英雄?调查发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63.5%)、“危难时刻伸出援助之手的人”(51.0%)和“伟人、领袖”(50.6%)是民众心目中排名前三位的英雄类型。在各种类型的英雄中,受访者最赞同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物,选择比例超过了身带偶像光环的伟人领袖和为国争光的民族英雄。另外,有四成受访者心目中的英雄是“重要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人”(40.9%)。其他如“心系百姓、为民谋利的人”(36.5%)、“为国争光的人”(30.3%)和“乐于帮助别人的人”(30.0%)也分别有三成以上的选择比例。可以看出,当前公众对于英雄类型的认同较为多样,但对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危难时刻伸出援手这样的品质有着集中的认同。
一般说来,在一个人人都见义勇为的社会里,见义勇为会被视为一种必备的品质,而不会被当作英雄的壮举。人们对英雄人物特质的期待往往从反面折射了日常社会中所缺乏的品质。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冷漠逐渐成为一股风潮,在碰瓷、讹诈等不断被曝光的负面新闻的渲染下,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和善行越来越萎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做出头鸟”的处世哲学日益风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愈发呼唤挺身而出施展正义、施以援助的英雄人物。“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与“危难时刻伸出援手”,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公众对于当前社会冷漠、回避、自私的不满。
英雄之所以区别于大众,正是凭借他们身上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特质而让人感动、追崇。调查发现,最能打动受访者的三种英雄特质分别为:“不图回报、甘于奉献”(47.4%),“不惧艰险、迎难而上”(44.4%)和“不畏强权、敢于抗争”(43.7%),这样的选择与对英雄人物“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期待高度契合。除了无私、无畏、刚正之外,“沉着冷静、机智果敢”(31.1%),“正直勇敢、积极乐观”(22.5%),“意志坚定、百折不挠”(19.8%)等品质也获得了程度不同的选择,领袖型人物必备的“大公无私、顾全大局”得到了19.3%的受访者认同。相对其他品质而言,受访者对“勤奋努力、不辞辛劳”的英雄特质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仅有10.6%的受访者会被英雄的勤奋辛劳打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类型”选择了“伟人、领袖”的受访者中,65岁及以上(66.7%)和25岁及以下(59.0%)的受访者选择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层(均为40%左右)。对此,有受访专家分析指出,65岁以上的人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年轻时经历过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密集宣传,感染到当时社会对领袖的崇拜风潮,这种影响会持续至今,让他们对伟人领袖有着坚定的信念;而25岁以下的青年大多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了“意欲”和“野心”,以成就动机理论来分析,将建功立业的伟人和领袖视为榜样,能同时激励他们的权力需求和成就需求,促进他们获取更多成就。
调查结果显示,58.4%的女性受访者心目中的英雄是“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高于男性受访者的45.2%;同样,女性受访者选择“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的比例(33.3%)也高于男性(27.3%)。可见,“利他主义”“先人后己”的品质在女性的心目中的地位要高于男性。一般而言,女性的同理心要高于男性,她们对于人际间的互助也就更为认同,而男性受访者对伟人、领袖、重要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为国争光等更强调个体能力的英雄的认同要高于女性。
当前中国公众的英雄观有何特征?
【结论】时代性、榜样性、平民化是当前公众英雄观的显著特征,与对平凡英雄的高度认同相比,只有25.4%的受访者表示“革命英雄事迹任何时候都能引起我的共鸣”。
【点评】单调僵化的宣传模式已经与民众对英雄形象的需求不相匹配,革命英雄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和人格震撼力,但对当下人们生活、工作的激励作用已有所下降。
当下,受访者依然高度认可英雄的榜样力量和激励作用。42.8%的受访者表示“英雄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38.4%的受访者表示“英雄人物对我有榜样作用”,还有36.5%的受访者表示“越是多元化的社会,越需要英雄的模范示范”。可见,大部分公众还是把崇尚英雄作为弘扬社会优秀品质、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但也有15.2%的受访者认为“时势造英雄,处于和平年代,英雄越来越少”。以上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受访者对于适应时代、具有激励作用的英雄的呼唤,纵然在网络上存在不合流的负面声音,但大部分公众都认可英雄的意义,对英雄的形象也有着正面积极的认识。
“不同时期,能够引起我共鸣的英雄特质也不同”(53.1%),“不同时期,我对同一英雄人物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47.5%),“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对英雄的评判标准也在变化”(43.6%)——综合这三组调查数据可知,时代性是当前中国公众英雄观最显著的特征。对英雄的塑造和追崇表达了主流社会大多数人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需求。比如战争时期,英雄表现为一种生死壮举,董存瑞、黄继光等烈士是英雄;和平建设时期,英雄表现为一种无私奉献和模范行为,雷锋、焦裕禄也是英雄;改革开放与发展时期,在普通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同样是英雄。相应地,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也会对同一英雄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解读:作为救火小英雄,赖宁曾一度是全国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但当下,人们不再宣传赖宁的英勇,而是更关注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提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英雄观的这一特征规定了当我们要对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进行宣传时,必须特别注重选择符合时代需求的宣传形式。本次调查中,26.9%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多元化,对英雄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应多样化”。
除了英雄观的时代性之外,当下中国公众的英雄观还呈现出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对身边平凡英雄的较高认可。48.5%的受访者认为“当今时代,平凡的英雄最能给我带来感动”,31.7%的受访者表示“更容易被身边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打动”。不同于一些历史英雄的高不可攀,平凡的英雄在受访者心目中的比重逐渐提升。另外,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当前和平与改革的年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能引起的共鸣有所下降——与对平凡英雄的高度认同相比,只有25.4%的受访者表示“革命英雄事迹任何时候都能引起我的共鸣”。革命英雄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和人格震撼力,但在当前社会,他们对于人们生活、工作的激励作用已经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