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
德国是一个迟到的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后发的工业化国家,但它后发先至,始终将工业制造保持在较高水平,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走过改弦更张的弯路,而是坚守“德国制造”的立国之本。
早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化就开始崭露头角。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影响扩展到欧洲大陆,并相继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展开。然而,晚至19世纪30、40年代,工业化才开始在今天的德国逐步推进。由于当时德国尚未统一,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较慢、工业化水平偏低。直到俾斯麦在1871年统一德国,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突飞猛进。其中的代表就是德国西部的鲁尔区,发展成为整个欧洲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这一时期,德国工业化得以迅猛发展的一个原因,就是德国很好地利用了19世纪70年代起发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充分发挥了自身作为后起之秀的优势,站在英法等先驱工业国家的肩膀上,一举完成了对它们的超越。具体而言,和英法等掌握了成熟技术并借此长期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相比,落后的德国展现出了更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对英法制造业的学习和改造,德国成功研制出了比英法同类型产品更先进的产品,使得德国在与其他工业国家的竞争中占得先机。1906年,德国工业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了16%,这一水平甚至超过了英国。在经济总量上,德国1913年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德国也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尤其是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等领域,德国更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战后,德国战时服务于军事目的的制造业迅速转向民用。与此同时,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重建需求极大,这在客观上为其战后建筑业和非军事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机会。通过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德国经济和制造业迅速恢复。在20世纪50年代的十年间,德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8%以上,尤其是制造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其后的十年间,从三大产业占比来看,德国第二产业从1960年的53.5%稳步发展到了1970年的57.6%。③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德国经济出现了结构调整,迈向了“第三产业化”。一方面,西方世界从工业社会到服务业社会、以及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到知识密集型工业的结构变迁也对德国产生了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领域日益承受竞争压力,中东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成本低且灵活性高,比德国等西方工业国家更具竞争力,这也迫使德国本土专注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也就是研发在营业额中占比高的领域,如机动车及其部件、医疗、测试和控制技术产品的制造等,以此确保制造业依然是德国出口以及德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④虽然在“第三产业化”过程中,德国和其他工业国家一样,也经历了制造业的衰败,例如制造业在总价值创造中的比例从1970年的36.5%,下降到了90年代初的23%左右,但在这之后,德国政府采取了旨在提振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刹住了制造业占比急速下行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德国第三产业的崛起正是在制造业的带动下发生的。这是因为,和美国以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相比,德国的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德国公司会在出售制造业产品和设备的同时,提供与之相配套的技术培训、技术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等。由此一来,德国公司出售的不只是第二产业生产的产品,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也被“捆绑”销售出去了。⑤
尽管近20年来德国制造业占比基本保持稳定,但如前所述,鉴于受到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向挤压,德国再次未雨绸缪,通过提出工业4.0战略,来实现德国工业区位的升级,确保德国制造业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德国工业4.0概念问世于2011年4月在德国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成型于2013年4月德国工业4.0工作组发表的名为《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的报告,进而于2013年12月19日由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细化为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目前,工业4.0已经上升为德国的国家战略,是德国面向2020年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⑥德国工业4.0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其主要特征就是综合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物理系统”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日益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由此可见,德国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制造业优势为工业4.0战略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