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保持强势的原因
从德国制造业的历史发展来看,其后发赶超过程以及在受到“第三产业化”冲击中保持相对强势,都和德国制造业的创新有着紧密的关系,而这种创新的源泉与基础则是基于“德国模式”的构成要素,具体体现在德国的科研创新体系、劳动力培训体系、劳资关系和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
多元主体分工协作的科研创新体系。德国制造业的持续繁荣离不开德国强大的科研创新体系的支撑。同时,德国制造业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实现的技术创新又反过来构成了德国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科技高度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推进,尤其是机器人技术、先进材料和复杂软件系统等高科技和传统制造业日益融合的今天,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因素。另一方面,制造业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它是科研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有研究表明,和非制造业企业相比,制造业企业有更大的机会创造出新产品和新工艺。在德国,研发支出中有约86.7%(2011年)发生在制造业,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强度为9.7%,而其他行业仅为0.4%;另据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2011年测算得出的结果,德国制造业企业平均将其营业额的约4%投入创新活动,而在所有经济领域这个比例仅为1.3%,而且,从欧洲范围来看,德国制造业中积极创新的企业的占比也名列前茅。⑦
本文以下重点论述德国以公私伙伴关系为特征的科研创新体系。⑧在德国,大学、公共研究机构、联邦和州政府以及企业研究机构和基金会等各类行为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构成了德国的多元主体分工协作的科研创新体系。
首先,德国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对于制造业有着重要意义:第一,作为纯科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基础研究不仅为应用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通过拓展研究范围为制造业挖掘新的潜在应用领域;第二,基础研究机构获得政府扶持,并且通过其研究结果为德国政府制定相应的工业技术政策提供依据。在德国,有一系列的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它们包括: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网络、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莱布尼兹科学联合会和马普学会等。
其次,德国的应用科学创新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也是其制造业成功的关键。弗劳恩霍夫协会是德国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应用研究机构。它在德国境内有多达67家研究所,雇员人数超过23000人,在海外也设有研究中心。每一个独立研究所都有与工业和制造领域相对应的应用研究专长。弗劳恩霍夫协会多达七成的收入是通过为工业界和社会机构进行应用研究获得的;德国联邦和州政府则为弗劳恩霍夫协会提供了剩余30%的资金支持。相关研究表明,凭借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弗劳恩霍夫协会一直是推进德国企业层面研发的骨干力量。
除了为个别企业提供服务外,弗劳恩霍夫协会还通过分布在全德各地的研究所推进地区性工业和技术集群的产生。弗劳恩霍夫协会下属的各个研究所的特长和所在地区的工业基础相适应,这样可以很好地补充其他研究机构和大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些网络一起构成了地区性创新体系,但合作不仅仅局限在地区内。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网络同样支持远程合作,比如在当地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无法满足企业的特殊要求时,其他地区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会提供技术支持。
最后,支撑德国制造业创新的各种机构,包括研究中心、大学、企业和研究共同体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通过联邦经济和能源部的中小企业创新核心计划,德国联邦政府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凡是员工数少于250人的公司都可以向政府申请研发补助,以支持企业自行实施或委托其他机构进行的研发项目。同样地,为引进和实施新技术或新工艺而进行的咨询服务也可以申请政府补贴。其次,德国各州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鼓励创新。州一级的财政补贴主要支持大学、大学外其他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此外,州政府也有专门的扶持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⑨
以“双元制”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劳动力培训体系。人才是创新的主体。随着德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资本集中、高度复杂的制造业体系越来越依赖理论扎实、技术过硬而且富有创造力的技术工人。德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设计精妙,长于培养适应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制造业技术工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它被誉为“德国制造”的基石、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