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最期待未来制造业能够实现“智能生产”
“工业4.0”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智能化贯穿了制造业的全过程。因此,面对“您期望‘工业4.0’能为未来制造业带来哪些变化”这一问题时,有32.2%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实现智能生产,人、机器和生产部件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流”。德国博世集团在2015年汉诺威工博会上展出的智能生产设备,能够做到使生产线上的每一颗螺丝钉该用多大力、该拧几圈、不同部件的螺丝钉要求使用不同的扭力都可以被数字化联网储存。这也是受访者期待的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有17.9%的受访者希望“解放生产力,将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随着“工业4.0”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工厂将实现远程操作机械设备,这必然使工人从体力劳动中得到解放。从交叉分析结果来看,居住在地级市、县级市以及乡镇村的受访者,对这一问题更为关心。从我国现实国情来看,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许多中小城市传统企业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生产模式受到挑战、人力成本日益增加,它们更需要快速融入生产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还有13.9%的受访者对“优化决策,不断创造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表示期待。在“工业4.0”时代,人与机器间传统的命令与被命令的相处模式或发生改变,未来机器可以检测出生产环节中的问题甚至自我修复错误,从而对人们提出警示。
此外,有19.1%的受访者希望“满足每位客户的私人定制需求”。同样在2015年的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西门子公司展示了可以进行品种、瓶子形状、包装个性化签名的香水定制系统,这位我们提供了借鉴。而从交叉分析结果来看,来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90后和70后的受访者,对私人订制问题表示出了更高的兴趣,应该说,这与该年龄段受访群体或具备一定经济实力、或对个性化更为认同等原因不无关系。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来自乡镇村的受访者以及55岁以上的受访者,对“工业4.0”带来的绿色能源在更广泛层面的应用,给予了较高关注,选择比例分别为42.1%和44.9%。
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受访者认为首先需要认清国际国内制造业的发展环境
就“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应做好哪些准备”这一问题,有51.8%的受访者认为“应首先认清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形势和我国制造业所处的发展环境”,19.8%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制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总目标”,有15.1%的受访者认为要“制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时间任务表”,另外还有14.6%的受访者选择了“需要明确战略任务和战略重点”。其中,从事与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有关的受访者,对以上各项的选择比例均高于非相关行业的受访者。
从进一步分析结果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受访者更密切关注国内外制造业的发展形势(54.5%),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受访者对战略方针和总目标更为关注(30.4%和27.2%),中部地区受访者则对“明确战略任务和战略重点”表示出更多兴趣(35.4%)。这与不同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所面临的不同问题有密切关系。
“工业4.0”带来的不仅是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催生了国与国之间新一轮的竞争点。除高端制造业已成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全球领先的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外,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在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例如巴西发布了《工业强国计划(2011-2014)》,印度商业和工业部也发布了旨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国家制造业政策》。可见,我国在步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进程中,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非常激烈。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们不仅要借鉴学习,还要积极应对。而《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出台,从制造业的发展形势和环境、战略方针和总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落实战略支撑和保障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路径进行了战略前瞻。同时还立足国情,制定了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时间表,通过“三步走”,到建国一百年时,实现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指出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是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落地,为我国当前处于关键阶段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明确地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