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如何保证国家间分歧管控的有效性

什么是“分歧管控”

早在2011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首次提出了有效管控分歧的倡议,时至今日,“建设性管控分歧”已经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最近,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和印度总理莫迪的两个场合都提到了管控分歧的政策倡议,这也说明管控分歧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所谓“分歧管控”是指对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矛盾和分歧加以有效管理,使其不致干扰国家间关系大局,尤其是防止国家间的局部矛盾、分歧演变成剧烈的竞争或摩擦,甚至滑向更大规模的冲突和对抗。分歧管控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新形势下推动中国对外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新理念,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创新性管理国家间复杂关系的新思路。

从理论源头上看,分歧管控是对“求同存异”这一传统外交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求同存异强调的是对分歧进行静态处置,使国家间的分歧处于搁置和冻结状态,以便双方可以绕道而行、达成合作;而分歧管控强调的是对分歧进行动态和积极管理,除了搁置争议,还有缩小分歧、解决分歧等更丰富的内容,绕道而行仅是分歧管控的方式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讲,求同存异思想实际上就是分歧管控理念的发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依据这一外交原则与众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开创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堪称求同存异思想实践的典范,特别是双方不仅坦承分歧,还把分歧明确写进了联合公报,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有效管控分歧的先例。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共同安全威胁的消失,原先处于蛰伏状态的各种矛盾分歧开始浮现,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和快速上升,引起了美国以及中国周边国家的不适应,中国与美国以及一些周边国家的分歧摩擦有加剧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提出了管控分歧的理念,目的是探索管控分歧的新办法,以增进国家间的互信,实现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分歧管控的优势是什么?
  
一般而言,从国家间分歧和矛盾,上升到竞争和摩擦,再到冲突和对抗形式的危机发生,反映的是国家间不同程度的紧张关系及其递进升级的逻辑步骤,因此分歧管控、竞争管控和危机管控也相应体现为一种逐步升级的管理体系。

比较而言,分歧管控的显著优势在于源头管理,实际上是竞争和危机的预防性管理。当今的世界体系仍然是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单位的,但全球化和全球性挑战又不断弱化国家主权和传统边界的作用和意义,合作与竞争并存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新常态。从这一意义上讲,分歧管控是对竞争的源头进行管理,因为只要双方能够理性客观地对待分歧,通过搁置、缩小或是化解等非对抗的方式处理分歧,双方围绕相关议题的竞争就能保持在可控或是健康的范围之内,这样双方的合作也不会因为竞争而受到削弱。不过,分歧管控和竞争管控的最终目的虽然是一致的,但管控手段并不完全一样,分歧管控主要依赖双边的沟通和协调,排斥第三方的介入,由此可使分歧的处理最大限度地维持在外交渠道之内;而竞争管控除了适用双边的外交磋商与谈判,还可以有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如借助国际组织或引入国际仲裁机制等。分歧管控的优势或好处是,分歧管控是双方在自愿、平等和相互尊重、相互妥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结局最有可能是实现双赢,而竞争管控的结果通常是至少在形式上要分出胜负。

分歧管控也明显区别于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要义是危机的善后管理,着眼点是危机一旦发生后,如何防止局势失控、促进局势回稳并进而化解危机;而分歧管控的要义是危机的预防管理,着眼点是对双方的分歧进行有效处置,防止其演变成现实的危机和冲突。危机管理是应急性、反应性和被动性的,一般包括预警、反应、控制、恢复四个阶段,强调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局势控制,主要的手段包括谈判、威慑和第三方干预等;而分歧管控是一种长效性和预防性的管理,侧重于日常机制构建、重大政策协调和行为规则的制定,强调的是隐患排查和危机预防。有效的分歧管控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危机发生,而有效的危机管理虽可以防止危机升级,但并不能减少或避免类似危机的再度发生。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分歧   有效性   保证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