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实现人类社会共同福祉的基本路径。尽管今日之世界相比冷战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总体来看,我们仍然处于充满矛盾和危险的“消极和平”的状态。为了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发展,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各大国政府和领导人应该像“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Johan Galtung)所说的从“消极和平”向“积极和平”努力发展。只有大国之间的关系处于良性的、可控的状态,积极和平才能获得真正的保障,建设和谐世界的蓝图才不至于沦为一个虚幻的梦想。
化解国际权力的争夺: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责任与权力的平衡
当今世界,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既然有国家存在,国际社会就会存在国际权力的争夺,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从长远的、战略的、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视角看,这种对权力的争夺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寻求责任与权力的平衡,否则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并可能给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极大的破坏。
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如同硬币的两面,权力是承担责任的必要手段,世界上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责权一致是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国际关系中也同样适用。美国等西方大国一再呼吁中国做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接受并且也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然而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却未赋予中国必要的权力。这种做法与说辞是自相矛盾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实现的妄想。
对待国际权力结构的变化,各大国尤其是守成大国应该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和处理与新兴大国的关系。追求权力是各国尤其是大国的首要目标,尽管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解释至今仍然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流,但是,单纯地追求在国际社会的权力、企图获得某种绝对安全、过分强调相对收益的做法已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落后思想。
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守成大国必须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把追求权力变为追求本国人民的更大福祉,同时兼顾其他国家和维护世界全体人民的正当利益。既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获得了实质性提升,那么国际社会尤其是守成大国就应当正视这种现实,对国际责任和国际权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平衡,使这些新兴大国切实地负起应尽的责任。唯如此,国际关系才能保证稳定和平衡,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才能获得基本的保障,合作共赢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反之,如果守成大国固守原有的权力格局,而又无力承担起提供国际社会所需的公共产品的责任,并且对新兴大国采取遏制、打压的政策,如此一来,大国之间对国际权力的争夺必然恶化,造成国际和地区动荡的局面。
当下,守成大国对国际权力的重新配置非常在意,尤其是对中国未来在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产生很大疑虑。这其中,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是最典型的表现。以金融领域为例,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实际贡献极不相称。2010年,世界银行通过新一轮投票权改革方案,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了4.42%。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中国的投票权目前是3.55%,仅排第6位。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背景下,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热烈响应,但美国、日本却极力阻挠,虽然以两国的失败告终,但未来在这个问题上的摩擦和斗争将不可避免。
崛起大国同守成大国之间如何理顺关系,避免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激烈冲突甚至战争,成为摆在当代大国领导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提出的构筑“新型大国关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是避免重蹈大国对抗与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唯一可行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