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玉屏侗族自治县地处的武陵山片区是国家重点扶贫攻坚区域。党的十八大提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来,玉屏县紧紧围绕脱贫致富的总目标,坚持“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机制,以年度目标为抓手,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瞄准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体,创新工作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扶贫进程,精准扶贫硕果累累。
建档立卡,精准识别
情况清、底数明,是一项政策措施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玉屏县结合“细胞工程”和驻村工作,借助独创的民情系统,采取一家一户上门查询登记的方式,获取全县所有农户的各项信息资料,包括所属村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政治面貌、就业情况、经济状况、参保情况、人员构成情况、住房情况、生活诉求等基本信息,以“户”为单位建立了3万余户“家庭档案”。同时,对各行政村两委班子建设、产业发展、基层党建、集体经济、民生事务、计划生育、矛盾纠纷等27项村级建设情况进行统计,以“村”为单位建立了69个“小康信息库”。另外,通过村组道路把各户居民串连起来,把山塘水库、村道、房屋位置、户主姓名、居住地环境等内容绘制在一张图上,将低保户及其类别、五保户、计生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及党员、农户房屋结构和楼层进行详细标注和说明,以“组”为单位绘制了700余幅“民情地图”。驻村工作人员不间断进组入户了解农户家中动态,每月更新变动信息,做到“动态化、常态化、信息化”管理,适时掌握农户家庭情况,解析致贫原因,探索致富路径。
把脉问诊,精准开方
玉屏县实行一名县级领导和一个县直部门联系一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制度,使决策层直面群众,掌握一线最真实的资料,定期召开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研究村民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由驻村干部登记汇总贫困户申请的帮扶需求,及时上报,并且传达上级制定的政策措施,让贫困户自己选择扶贫项目。同时,向每个村派出了由3-5名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开展“1+1”“2+1”“3+1”等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全程跟踪扶贫项目实施全过程,确保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另外,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到项目筛选、确定、实施、管理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中,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实惠、受到教育、转变观念,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强化他们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引导他们正视致贫的原因,找准适合自己的扶贫项目,树立自力更生的致富理念。
对症下药,精准施治
针对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及其不同需求,分别给予政策优惠、资金帮扶、项目支持等不同帮扶措施,同时,实施产业发展扶持、教育培训、低保政策、住房保障、干群结对帮扶、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措施,使扶贫政策100%覆盖贫困户,在小康路上不留一个贫困户。在政策方面:免费培训下岗职工、农村劳动力,帮助他们寻找和联系就业路径;实施精准扶贫“双线合一”工作,对全县低保户进行复核识别,将一类、二类低保户纳入扶贫对象范围进行重点帮扶。在资金方面:对贫困户贷款按年利率6%标准贴息,对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且急需融资的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按年利率5%进行贴息;实施“雨露计划•圆梦行动”等活动,并推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在项目方面:由政府主导,围绕省、市、县三级农业园区、高速公路、国、省、县干道沿线和现有产业基地周边适宜地区进行拓展,连片发展油茶、中药材和果蔬等重点品牌产业;引进绿星农业开发公司、温氏养殖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家庭牧场”等种植、养殖一体化模式带动近千户农户脱贫致富;引导个体农户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鼓励玉屏山妹子家政服务公司、林下养殖等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发展壮大。据统计,精准扶贫实施以来,玉屏县工业化扶贫带动贫困户1465户4699人,城镇化扶贫带动贫困户325户791人,农业园区发展带动贫困户621户2123人,文化旅游扶贫带动贫困户56户150人,交通运输业带动贫困户49户157人,建筑业发展带动贫困户302户911人,种植业发展带动贫困户1298户5822人,养殖业发展带动贫困户501户1507人。
玉屏县精准扶贫启示
把准脉搏,找到症结所在。充分发扬党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传统,深入基层一线“了民情、听民声”,创新建立“民情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梳理总结群众致贫原因,做到“村有规划、组有方案、户有档案”。及时跟进扶贫对象的状态和扶贫措施的进程,实行信息即时更新、动态管理,逐步推进扶贫工作。
找准对策,抓好示范带动。注重收集扶贫对象的需求,因地、因对象制定适宜的帮扶措施,让贫困户找到适合自己的扶贫项目。采取“以短养长,林药套种,以种促收,以种促管”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建立项目典型示范基地,带动农民创业就业。
扎准穴位,切除病痛根源。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组建专业队伍,培训农民上岗,让贫困农户认清脱贫致富的本质,主动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提高自身劳动素质和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穷落后。
(本文作者为中共玉屏侗族自治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