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以治理转型促进社会预期的稳定(3)

良好的政府治理在于促成稳定的社会预期

公众形成稳定的社会预期,需要政府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基础设施,二是建立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发达国家的长期实践表明,要让公众形成稳定的社会预期,需要政府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基础设施,二是建立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关于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设施问题,易中天先生曾有过精辟的概括:一是在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上,契约面前人人平等;二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科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四是人的精神层面上,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在易中天看来,要搞好市场经济,首先要有产权保障、法律保障、科学精神和宗教信仰。对于身负发展转型职责的各级政府来说,如何建立起明晰、严格而公正的司法体系,真正在全社会培养起法治精神,应成为新常态下的工作重点。

当前,中国改革发展已经进入矛盾凸显期。近年来,中国不少地方的城镇在开发建设中,出现了以暴力拆迁为代表的众多“暴力执法”的现象。此外,一些政府部门之前存在的乱作为或不作为现象也呈现出多发的态势。这些清晰地表明了一点,尽管我国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仍旧面临产权和法律制度基础缺陷的严重掣肘。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看,政府是社会契约的产物,是公众同意将保障自身财产安全和人身自由的权力让渡于它的结果。因此,保障公众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是现代政府的首要职责。从这一意义上说,抛弃人治传统,真正回归现代法治精神,将政府权力关进法律制度的笼子之中,是政府迈向良治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说塑造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是关乎政府治理的社会正义之责的话,那么建立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关乎政府治理的社会公平之责。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看,参与公共产品配置以行效率之责,参与社会财富分配以行公平之责,参与熨平经济波动以行稳定之责,是现代政府介入市场经济的三大职责所在。问题在于,高速增长之下的各级政府,常常过多地介入到资源配置过程,而过少地参与公平分配过程,从而形成了“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比如,在四万亿政府投资的经济刺激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少掌控核心资源的国有企业广泛地介入到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宾馆服务业等诸多竞争性行业,形成“与民争利”的格局,已然突破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应有边界。

事实上,在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责中,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履行公平分配职责才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应当履行的首要职责,对谋求在新常态下发展转型的各级政府来说就更是如此。尽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在20多年前就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认识层面上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思想盛行,管理层面上的以GDP增长为核心指标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推行,都难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落到实处。例如,当前,单就关乎每一居民的养老保险来说,就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至少五个项目并存的景象,不同项目在养老金待遇、筹资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不仅如此,源于计生政策的实施,我国仅用30多年的时间即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西方国家用了一百多年。可以说,西方国家富了才变老,而我国未富就变老。因此,如何加快建立健全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早日真正做到人人都有“老有所养”的稳定感,将是新常态下政府实现良好治理的又一重大使命。

(本文作者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地方债发行机制与监管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批准号:14JZD011)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