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如何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2)

宏伟方略,重在落实。在落实习总书记的“三个转变”和实施《中国2015制造计划》的过程中。首先,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可在全年GDP总额提留3%以上的资金,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要科研项目上进行科技经费投入。在资金扶持与投入过程中,切忌“巧立名目”、“张冠李戴”,建立与完善科技项目投入评估领导小组,认真对各申报项目评估论证,确认项目的可行性,评估确认无误之后,指定专人负责落实科技项目的投入资金,并对该项目资金落实与项目成果承担责任。彻底避免过去在科技项目资金扶持与投入过程中的粗放性的“放羊式”管理方式,把有限的资金真正投入到符合国家与市场发展趋势的产业企业中去,为民族产业企业的做优、做强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在民族产业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导向上,须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走出一条适应国情、适应本区域与市场发展的新路。这就要求我们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这样,很有必要举全国之才,把那些爱党、爱国“德才兼备”且具有“专业型、创新型、实践型”的优秀人才,选任到有关从事经济、科技、企业发展方面的岗位上来,让各地方在区域经济和民族产业企业发展上科学决策,从根本上杜绝过去“外行”领导“内行”而出现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为国民经济与民族产业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优质的服务,使我国经济与民族产业企业步入一个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

另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各类科技人才提供可靠保障。按国家人才战略,强化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对高科技人才、民族产业企业经营管理、品牌创新、技术创性人才,分别在人身安全、家庭财产上提供法律保护。同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福利与优厚的待遇,在工作与生活上为他们营造宽松的舞台与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全心全意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出优异成绩,为国民经济与民族产业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中国经济与民族产业的做优、做强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再次,加快国企改革步伐,破解制约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上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进人事上的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国企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破解国企“关系化、圈子化、平庸化、平衡化”的用人机制,让国企在人才使用上真正实现市场化。建立与完善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国企管理与督查机制,确保各项国企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同时,以国企为主导,民企作支撑,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步伐,围绕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释放企业内在活力,使我国的民族产业企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改革没有穷期,创新永无止境。要创世界民族品牌,必须具有转变做优、做强民族品牌的机制。我们企业不仅要有自己科研团队,还应同国家研究机构,甚至于同国外一些研究人员共同研发,使我国民族品牌的研发形成纵横交错的国际化网络。这样,不仅我国企业在技术上、而且在品牌创新上也与时俱进,真正形成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创世界民族品牌之最。这种机制的转变,不但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而且缩短了民族自主品牌的推陈出新周期。走出一条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民族品牌发展之路。

竞争新常态下,无论是国企、民企的品牌做优、做强。我们须创建自身先进的工艺设备,以“拿来主义”和“站在巨人肩上说话”的运作方略。不断开发与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借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以“卧薪尝胆”和“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去努力拚博,勇于创新,把做优、做强民族产业企业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各政府有关部门、各报刊、电视与网络媒体、企业急待需要营造崭新社会环境,让其成为推动企业创造世界品牌的原动力,成为我国经济与民族产业企业发展的软实力。让全社会均自觉投身“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伟大实践之中去,用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开拓国内外市场。传承华夏文明,以“锲而不舍,奋进向上”的精神,在国内外竞争的舞台上去做优、做强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自主品牌!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