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正义与和合:当代危机的化解之道(4)

据此,两者并非绝对对立,而可以和,古人认为,义的和处便是利,“利者,义之和也”。利物、利他,各得其分或各得其所之利,便是和。朱熹说:“义之和,只是中节。盖义有个分至,如亲其亲,长其长,则是义之和。”凡一切事务处理得合宜,都符合一定的节度,无过不及的中,这便是义与利的和处。“义则无不和,和则无不利矣。”然而,小人只理会得利,把利者义之和,从中间半截处做,遗了上面一截义,便落入唯利,而坏了“利者义之和”。“义之和只是中节”,符合正义和合的原则。

第四,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生命是我欲要的,义也是我所欲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兼有,就牺牲生命而要义。因为我有比生命更欲要的,这就是义。义是人要走的正路,放弃正路而不走,放失了善心而不去找回来,悲哀得很呀!正路犹正义之路,正义比生命更可贵。若违反正义,就会失败。“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是道德价值的标准,“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行动没有德义,必遭祸殃。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康有为解释说:“言君子于天下之事之人,无所必偏往,无所必禁绝,但于义之合宜者,则亲附而从之。盖非从人也,从公理也,从事宜也。事宜者,其地与人合宜,其时与人合宜,则施之恰当。”于义合宜,其地其时与人合宜,实施恰当,这便是从事宜。“从公理”蕴含着从正义之意。

第五,正义社会。建立天下之人之事都从公理的正义社会,其所以可能,是因为中华民族人人都具有一种不忍人的善心,一种四德四端的道德本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正义观念,是建立正义社会的坚固的支柱。荀子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而持义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正义社会不屈服于权势,不顾虑于利益,坚持正义原则而不改变,虽然爱重生命,也要坚持正义而不屈从,这是君子的品德。若能如此,正义社会建设就可能实现。

正义社会亦是和合社会,和合社会是正义的社会、美善的社会、包容的社会、道德的社会,是太和、中和、保和的社会。“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天道世界不断变化,万物各正其性命,才能保和大和,有利于正道,万物开始生长,万国都安宁太平。和合社会是多元冲突融合而和合的社会。当今世界冲突不断,其出路与导向,唯有对话、谈判、互利、合作、共赢;唯有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而达和合社会。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发布的《全球伦理普世宣言》中,制定了四条“金规则”:不要杀人,即要尊重生命;不要偷盗,即要诚实公平;不要撒谎,即言行应该诚实;不要奸淫,即要彼此尊重,相亲相爱。为着人类的正义、自由、公正、和平及文明的延续、地球的保护、善心的发扬、邪恶的消除,一个正义和合的美好世界将要呈现。如此,当今世界利益集团、金融集团、权力集团与非利益、非金融群体及人民大众的冲突也可以得以化解。

注释

1、关于正义的标准,自古希腊以来就有论争,善、神、理性、自由、平等、幸福、财富、安全、秩序等随时代的变迁而有不同的标准。有些人认为,当代则以自由、平等、公平、效益为标准。但哈贝马斯认为,这四者只具有相对有效性,正义要求绝对有效性。我认为正义是一种真善美的伦理道德价值目标。

2、3、8、9[美]弗朗西斯·福山:《衰落中的美国》,原载美国《外交》双月刊9/10月号,《参考消息》2014年8月22日转载。弗朗西斯·福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民主、发展与法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4、应强:《用数据勾画财富不平等历史——专访〈21世纪资本论〉作者皮凯蒂》,《参考消息》,2014年6月12日。

5、见严可均辑《全晋文》卷113。

6、[日]福田慎一:《发达国家面临无法回避的增长极限》,原载《经济学人》周刊,8月19日第1期,《参考消息》以《西方发达国家面临增长极限》为题,于2014年8月22日转载。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正义   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