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耕”不只是经济活动,更是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以“老人农业”为代表的“半耕”者种植大宗农产品及自给自足生产,不存在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他们在自家的承包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春种秋收,农忙时有点忙,农闲时有点闲。在农忙与农闲之间,进行田间管理,搞些副业。他们的农业劳动任务不饱满,就业不充分,农业收入也不高。一年时间里,“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半年休闲”的模式却是很有节奏地按季节展开的。什么季节做什么事情都是安排好的,而用什么时间比如是早晨还是傍晚进行农业生产又可以自由安排。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变成了夹杂在农民休闲中的活动。只要机械化可以减轻劳动投入,种田就如种花、锻炼身体。而在农忙时邻里之间的互助,农闲时参加村庄人情的循环,又使“半耕”不只是经济的活动,而且是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过程。
年轻子女进城务工经商了,年老父母留村务农,务农收入多或少与承包土地的多或少有关。在耕地面积不可能扩大时,随季节展开的农业生产就会留出大量的农闲时间,且农忙季节以外的田间管理也是很轻松的事情。农业本身的季节性和农业生产过程难以监管,就使得其天然适合家庭经营,由缺乏进城务工就业机会的中老年人进行不对接市场的粮食生产,用最高效率生产最高产量的农产品,获得既定耕地面积上的最高农业收入,而农闲时又可以享受生活,这是他们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之一,也是整个生产生活节奏的一个部分。
农机、农技和农艺的发展使老人农业完全具备条件
虽然在自家小块承包地上种粮食,每年可能只有二、三个月的劳动投入,从经济上看似乎是严重的就业不足,但单从农业来看,因为它一定要随季节展开,农业劳动因此必然有忙闲之分。当前的机械化等大生产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农忙的劳动强度,却无法缩短农作物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周期,因此不可避免地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农闲。这就使得农业生产中不可能做到充分就业,从而使得已经处在“半退休”状态的中老年人最为适合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半生产半休息,将农业生产当作休闲手段,在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展开的节奏中安排自己的时间进行生产。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之处,即农业生产本身的强度问题。当前中国农业机械化进展极快,化肥农药又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积农家肥和锄草等体力劳动。农机、农技和农艺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从而使老人农业完全具备条件。这正是全国普遍性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存在的原因。
当然,如前所述,如果通过土地调整,小块并大块,让农户可以连片耕作,就可以更加便利农户的农业生产和田间管理,但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以“老人农业”为典型的“半耕”结构,还在超出一家一户的共同生产事务上需要有强有力的村社组织来协调,以解决单家独户“不好办、办不好和办起来不合算的事务”。
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中,中老年父母务农,这些务农的父母还会继续变老,以至于总有一天他们不再具备生产能力而退出农业生产,但他们仍然有热情和兴趣搞庭院经济。只要能动弹就要做点事情,这已经不是经济活动,而是保持人生充实有趣味的一种方式。在村庄中,即使不能种田了,也还有熟人社会中的亲朋好友往来,还有各种要操心的事情。他们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相处中日渐老去。最后,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等到中老年务农的父母已经老去时,过去年轻的子女又已为人父母,他们若在城市获得了体面安居的收入和就业,就会在城市安居下来,甚至将全家人接到城市去生活。若他们进城失败,在城市待不下去或待得不愉快,就会半退休状态地回到农村接替父母种田。种田收入不多,强度不高,半生产半休闲,既是经济生产,又是社会和文化生产,还是重新发现生命意义的过程。他们就可能继续复制新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诚然会有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在城市体面安居,而不再回到农村从事“半耕”,但至少在未来二十年,仍将有一部分进城农民工难以在城市体面安居,他们将可能回到农村来继续父辈的“半耕”。
(本文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