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WTO的红利逐渐减小,导致2009年外贸以-13.9%的速度变化。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使GDP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以9.2%、10.4%、9.3%的速度增长,但在稳定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投资效益下降等问题,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埋下了隐患。
更为严重的是,四万亿刺激计划增发的货币,相当一部分通过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进入了房地产,结合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整个经济房地产化。根据最新经济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0.3%,而同期地方本级财政收入1.95万亿元,“卖地”收入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例达1∶1.7,由此可见,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必然挤压消费,使中国经济处于畸形状态,与十二大就提出的调结构目标渐行渐远。从更高层面上讲,这也背离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初衷。
上述分析表明,进出口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比较优势的下降,作用在降低。依靠投资,往往陷入为生产而生产,产能过剩的歪路,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寻找可靠、稳定的经济增长动力成为当务之急。
这一命题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唯一正确道路
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表明,宏观经济理论是在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缺陷暴露出来后,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应运而生的,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理论、政策和实践的统一。十八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命题,在我国是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指导我国未来经济政策的方针,也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实践过程。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体制必然是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体制。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一切与消费者精神、物质需求无关的生产都是无效生产,市场是唯一能比较全面反映消费者最终需求的平台。要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对政府而言,首先要消除为民做主的封建意识,充分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
其次,要明确界定和认真履行政府的职责。政府的经济职能应明确界定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对市场进行监管、为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市场失灵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范围内。这就需要政府坚决从微观经济活动中退出,让市场自身按照契约精神来配置资源,调节经济活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前提是要素的市场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史无前例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命题,是理论的重大突破,要想使其落到实处,必须创造条件,使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作用,而不是被“架空”。市场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是:市场要素的市场化,传统意义上,市场的基本要素指资本、劳动力、土地和信息。目前信息已市场化,劳动力已半市场化,土地存在二元市场,资本正在市场化进程中。
劳动力市场化的速度取决于户籍制度的改革;资本市场化取决于银行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放开的时间表,也取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土地市场的改革取决于我国由土地管理法决定的二元土地市场的何时打破,在此问题上,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即同地同权同价。应该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拦路虎清晰可见,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消除这些拦路虎和何时消除的问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长期以来,受体制惯性的影响,政府习惯于直接参与投资、管理生产活动。在政府强力刺激经济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可以将市场赶得绝尘而去。四万亿投资之后:产能过剩;经济结构更加畸形;消费在GDP中比重持续下降;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动力渐弱,经济对投资的依赖越来越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就目前来讲,一些地方政府完全被房地产绑架。其基本逻辑是:政府低价征地—高价出售—房地产开发商开发—高价售出—继续拿地、开发、出售……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低价征地—高价出售,必然侵害农民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激化社会矛盾,长远来讲,削弱失地农民的消费能力。其次,高房价也挤压了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对工薪阶层而言,一套住房可以挤干三代人的储蓄,同时使一个家庭成为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房奴,使社会消费结构畸形。再次,更可怕的是,伴随着土地财政、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环节,腐败与其如影随形,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落马”的腐败官员多插手房地产,财富排行榜前面多为房地产商人即为明证,社会不稳定因素在不断聚集;最后,依靠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追求高速度的增长模式,必然是大拆大建,是对环境的破坏,社会必然付出极大的成本。据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城市空气质量报告:74个大中城市仅3个城市达标,达标率仅4.1%。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世界癌症报告》,2012年中国新增病例与死亡人数,四大癌症中肺癌占全球超过30%、食道癌占全球50%、肝癌占全球50%、胃癌占全球超过40%。
这说明,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改革。但任何制度都有其巨大的惯性,改变非一朝一夕,所以,在改变旧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培养新体制的基因,使经济、社会在体制转换期间不失控,消费正是新体制的最重要的基因。消费在GDP中比例的上升和下降,体现着市场作用的上升和下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表明了中央以壮士断腕的精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虽然这一过程将是长期的。但建立以需求为中心的社会,是实现上述两个转变,解决产生腐败、高房价、两极分化、劫贫济富的土地财政问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重要途径。
(作者为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副教授)
责编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