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农产品电商为精准扶贫探路

早在2013年,陇南市就明确提出了实现电子商务集中突破的重点任务。发展至今,陇南全市共开办网店6100余家,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10.7亿元,带动就业1.8万余人,探索出了一个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微媒营销、助农增收的电商扶贫“陇南模式”。

助农增收,电商扶贫创新路

陇南资源禀赋独特,地缘生态优越,气候温润,生物种类繁多。全市有各类特色农产品100多种,但由于单一产品规模不大、分布零散,加之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致使农产品销售困难,制约着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因此,陇南从一开始就打出了以农产品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发展旗帜,目的就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把全市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全国,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路,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陇南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电子商务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借力省委开展的“双联”行动,把进村入户普及电商知识、帮助贫困群众开办网店、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发网货产品、对外宣传推介贫困乡村产品资源,确定为“双联”行动的重点帮联任务,着重扶持了100个贫困户开办电子商务示范网店,帮助参加培训的1000名贫困家庭“两后生”中的600余人开办了网店。通过发展电商,我们不仅把优质农产品销售了出去,而且还卖出了好价钱。同时,通过电商扶贫模式,有力地促进了贫困群众“互联网思维”的树立以及自我发展理念的转变,许多贫困乡村农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纷纷开起网上商店,变身为网商微商。电子商务正引领他们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政府主导,先托后扶再监管

在陇南这样一个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干部群众观念保守的欠发达地区,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生事物需要用好政府“有形的手”。因此,陇南市充分发挥强大的行政孵化功能,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推进的电商扶贫之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均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靠实了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同时,组建电商协会327个,充分发挥其在特色产品生产、网货开发、质量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网商、供货商、物流商形成产业链条,搭建起区域行业共享平台。二是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渠道落实电商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三是强化政策扶持,确立了“平台支撑、产业整合、重点突破、保障有力”的电子商务发展顶层设计框架。四是积极开展电商培训,通过组织电商知识和网络营销技巧等培训,共培训各类干部群众3万多人次。此外,还多次组织外出参会,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变。并适时召开阶段性推进会议,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强力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市场推进,打造平台强基础

正确处理农民、网商、供货商、物流商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动政府与企业协作配合,采取自建服务平台与借力外援合作“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步伐,不断夯实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坚持市场化运营方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在成县启动建设淘宝“特色中国•陇南馆”、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陇南农产品(核桃)交易中心、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等电子商务发展服务平台;武都区正在与淘宝网衔接,合作打造淘宝网“特色中国•产业带”。特别是在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建设上,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就实现了上线运营,成为西北首个地市级地方特色馆。此外还促成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千县万村”计划项目落户成县和武都区,使陇南同时成为西部首个“千县万村”计划项目试点市。

针对农村网络发展滞后的实际情况,采取政府补助的办法,支持引导电信、移动、联通运营商加快新增的1000个行政村的宽带网络建设步伐,同时鼓励群众采取集资的办法架通光缆,大幅提升了通信和宽带网络在行政村的覆盖率。着眼于解决发展网店面临的贷款难问题,支持引导金融部门拓宽服务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利于农产品销售的“椒红宝”“金橄榄”“茶农旺”等信贷产品,为电商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微媒营销,聚焦发力树品牌

陇南市坚持把“微媒体营销”作为宣传推介贫困乡村特色资源、打造电商扶贫名片、实现电子商务集中突破的“助推器”,积极创建微媒体宣传矩阵。共开设政务微博2690个,开通政务微信公众平台180个、政务网站385家、商业网站27家,培育一批知名博主和“陇南发布”等影响较大的自媒体,通过贴大网、靠大V、骑驼峰等方式,广泛宣传电子商务知识。特别是将产品特色和文化内涵作为故事营销的重要内容,以“农产品网络新媒体预定预售”为主要手段,开展“山泉老树核桃”、礼县“爱心苹果”等一系列营销活动,效果显著。

如今在陇南,刷“微博”、开“微信”营销农特产品,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成县县委书记李祥因在网上频频叫卖鲜核桃,而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核桃书记”。通过新兴媒体宣传,陇南特色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被彻底打破,核桃、花椒、油橄榄、柿饼、樱桃、土蜂蜜、土鸡蛋等一批农产品品牌逐渐形成,以刺绣为代表的手工艺品和以麻纸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产品也走向了大市场,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农特产品生态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现代化流通的倒逼机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转变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电商   扶贫   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