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源往往逐渐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也正因此,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乡发展差距的持续存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的情况。由于自身经济条件以及户籍制度上的限制等原因,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其进城,只能留在农村,以致一类新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产生。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数超过了6000万,父亲或母亲的缺位和家庭温暖的缺失,给处于成长阶段的留守儿童的学业和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
江苏省既是其他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入省,又是本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省,加之苏南和苏北地区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导致苏北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多,分布较广。位于苏北地区的戴楼镇,尽管是淮安市工业经济十强乡镇之一,工业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但依然有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存在。这些留守儿童,大多由父母亲单方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和教育。
父母亲单方要承担家庭的经济和劳动双重压力,无法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祖辈多数年龄较大,体力精力有限,不能完全照顾到孩子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父母亲单方也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教育,而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祖辈亦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业。在身体和心理发育成长的时期缺乏关爱,导致留守儿童心理上容易出现自卑、懦弱等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戴楼镇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了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为亟待解决的重点民生问题之一,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辅助、学校参与、家庭配合”的“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推向常态化、制度化。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凝聚共识促合力
加快发展产业经济。一是以镇政府为主导,建成淮安市中小企业示范基地,为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就业创造条件;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形成了“南养北种”的种养模式,以此吸引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创业;三是加速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解决留守老人“种田难”的问题;四是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目前,戴楼镇已建设5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和3个村级创业点,拓宽了留守儿童父母的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