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面对艰巨繁重的扶贫开发任务,我们深入领会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贵州经验和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及早筹备,举全市之力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立军令状,全市总动员
大规模动员部署。2015年6月以来,先后召开三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两次市政府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扶贫开发工作。7月10日和7月16日,市委、市政府两次召开大规模会议,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市“四大家”领导、市直副县级以上干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乡镇党委书记共计1000余人参加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动员讲话,吹响决战集结号,下达攻坚战动员令。各地各部门层层召开动员部署会,把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传达到乡镇、村组和农户,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思想共识。
大思路调研谋划。市、县两级10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围绕“六个精准”的总要求,带领有关部门开展精准扶贫大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制定脱贫举措。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全市精准扶贫“1341”行动计划,即横下一条心,用三年左右时间,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确保实现1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一个管总的文件——《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以及“四个一批”实施意见和若干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解决了精准扶贫工作究竟该做到哪些精准、如何做到精准等问题。
大力度办点示范。按照分级负责、结对帮扶、办点示范的要求,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包县(市、区),县级领导联系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联系包村的扶贫攻坚制度,市、县“四大家”领导班成员在联系地办点示范。42名在职市级领导干部带领177家市直单位,驻点10个县市区的42个贫困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抓关键点,全力扶产业
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促进贫困对象与市场主体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贫困农户”五种基本模式,走出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
“龙头企业+贫困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与贫困对象签订帮扶协议,根据贫困农户家庭情况及发展条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需要,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资金扶持、订单生产、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通过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等多种渠道,辐射、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专业大户+贫困农户”模式。专业大户与贫困对象签订帮扶协议,依靠自身技术和规模优势,采取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管理服务、保底收购、基地做工等,帮扶、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种养殖、加工及乡村旅游等农特产业,学习掌握实用技术和发展门路,促进被帮扶对象持续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对象签订帮扶协议,依靠其组织和市场优势,采取入股分红、包购包销、技术服务、管理培训等方式,在产前、产中或产后与贫困农户进行合作联结,带动贫困农户稳定发展生产和经营。
“家庭农场+贫困农户”模式。家庭农场作为包户包人主体,与贫困对象签订帮扶协议,采取承包租赁、合作联营等方式,吸纳利用贫困农户土地、劳力和其他资源,就地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农村电商平台+贫困农户”模式。依托全国知名电商“地方馆”、农村电商服务站等平台,通过网店、实体店等渠道,为贫困农户网购商品、网销代销农特产品、提供物流配送岗位等,帮助贫困农户解决所面临的生产、销路、技术、信息等制约,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团风县在杜皮乡创立了“互联网+”脱贫试点,在22个农机合作社创立了股份脱贫试点;罗田县大力实施黑山羊产业精准扶贫“33111工程”,即用3年时间,整合社会资源,向适合养羊的贫困户户均一次性提供3万元担保贴息贷款和1万元扶贫资金,支持1万户贫困家庭通过发展黑山羊养殖产业,力争使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