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以“一带一路”促进我国钢铁国际产能合作(3)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钢铁产业开展对外投资要注意的重点

谨慎选择投资东道国。从文化和历史角度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着悠久的外交历史和较深的文化渊源,也存在着较大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认知差异。从地缘政治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存在着多个大国的利益切割,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中亚、南亚的影响力,迫使诸国采取“平衡外交”政策,在大国博弈之间攫取最大化利益。从经济水平看,中国钢铁产能输出的市场机会,基本都是发展程度较低的“第三世界”国家。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中,有35个国家人均GDP仅达3000美元标准。因此,评估相关国家投资风险,谨慎选择投资东道国,应作为“一带一路”产能国际合作的首要任务。

一是对当地投资有足够的风险调查。跟踪研究东道国政府、当地非政府组织或者地方反对势力的实时动态并展开科学评估,若存在我国企业难以控制和化解的潜在风险,应当理性决策。

二是优先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知名金融机构合作。与知名投资机构开展联合投资,形成独立的投资地风险评估分析,可以有效降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据分析,目前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风险较高,而苏丹、叙利亚、也门、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地区的政府信贷风险较高。

三是凭借国家间合作和磋商机制,提高对投资东道国的责任约束。目前我国已与130多个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企业应优先投资于已与我国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对国内的相关鼓励政策,结合双边合作产业园区政策,利用项目投资契机,推动东道国开辟专门园区,对接中国产业资本投资活动。

谨慎选择投资方案。一是以股权分散破解政治风险。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规模项目投资,国有企业应避免采用独资形式,尽可能选择与国内大型民营企业、东道国企业、全球跨国公司、知名产业投资基金合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淡化投资主体的主权特征。其中,选择与东道国企业合作,有助于将投资与东道国利益捆绑在一起,构建利益共同体。选择与跨国公司、投资基金合作,则有利共担风险,同时有助于借鉴和汲取国际领先企业的投资经验。

二是以治理本地化解决管理风险。应避免出现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形成的“中国城”孤岛现象,实行员工的本地化。提高本地员工对项目的认同感,并逐步完成管理层的本地化,尤其注重和引导有来华经历的中青年进入到管理层队伍,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执行。

三是以一揽子方案化解环保风险。首先,在投资项目的具体场址选择上,应根据投建地的气候气象特征,谨慎选择场地,从而降低粉尘、废气对主要城市的污染。其次,在项目附属的环保设施投建运营上,应吸纳国内优秀的环保解决方案提供商、东道国本地企业、国际知名环保企业的力量,集中智慧做好环保工作。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钢铁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节能降耗和治理“三废”经验,要吸取国内钢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严格执行环保设施建设的“三同时”制度(2015年1月开始施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等国内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将“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的项目环保标准提高到东道国法律要求的标准之上,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投资形象。

(本文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副研究员)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一带   钢铁   我国   合作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