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四:
美丽中国
【公告】: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解读】:环保面临的外部形势较为特殊,一是时间紧迫,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一个“十三五”的时间;二是环境质量可能是全面小康指标中最难实现的指标。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等问题。特别是,近些年,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处于历史高位,复合型污染的特征更加明显,环境状况非常复杂。
一位地方政府环保系统工作人员坦言,相比其他“十三五”目标,环保面临的外部形势较为特殊,一是时间紧迫,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一个“十三五”的时间;二是环境质量可能是全面小康指标中最难实现的指标。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十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紧随其后,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到,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经几年治理,效果初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在38个大中城市开展的绿色发展满意度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绿色满意度连续两年提升,其中28个城市居民认为当地空气质量今年比去年改善。
但是,待改善空间还很大。根据《2014中国环境公报》,全国4896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优良级的比例仅为10.8%,而水质较差与极差的比例分别高达45.4%、16.1%;161个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仅为9.9%;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而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把“绿色化”纳入我国现代化推进战略中,将其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取向,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
2015年初,“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实施。值得注意的是,立法目的的表述由“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张家口市委书记侯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态度坚决,“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张家口首当其冲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好,每年以130万亩以上的规模开展造林绿化,守住发展的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将首次写入五年规划。在云南大理洱海边,习近平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谈及中国在“美丽中国”上做出的努力,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曾感慨,“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