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区域经济的新常态的特点更加凸显:板块分化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带战略使区域发展互动的通道逐步形成,同时生态文明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方向已经十分明确,这就是以三大战略为核心,重点打造的国家级经济带。以国家级经济带为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如何科学理性地统筹资源,合理规划区域发展步调,注重发挥各区域相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发挥核心区域的引领、带动和辐射效应,是区域经济和宏观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 区域经济 三大战略 经济新常态 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F11/X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转变。这些转变都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下,为实现国家发展整体目标做出的战略性调整。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调整都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经济格局。为改变这种状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沿着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前行,表现为“工业西渐”。
“工业西渐”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其次是华东和华北。“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当中,沿海地区占1/5,内地占4/5;而整个“一五”时期,基本建设投资内地占53.3%,沿海占46.7%。“二五”时期以后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建设大规模向内地推进,造成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三线”建设的失误,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学术界习惯于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称为“平衡发展”战略,这实际上是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分布极端不均衡的现状,也是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关系的具体的行动。
沿海与内地的区域格局。沿海与内地的区域格局,实际上是承袭全国解放之前的旧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努力打破这种旧有的区域格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建国后的“一五”时期开始建设的156个重大项目,都是按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标在全国布局的。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出于备战的需要,国家决定将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工厂转移,加快“三线”建设,建立战略后方。同时,从建国以来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就极不平衡,大部分的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生产力分布存在地区非均衡性,经济形势也提出了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的需要。所以,这一阶段主要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集中体现就是三线建设。按照设想的军事地理区划,中国沿海为第一线,中部为第二线,后方为第三线。湘西、鄂西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为西南三线。西北三线建设,其辖区为陕、甘、宁、青、豫西、晋西。相对于西北、西南的“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称“小三线”。根据这一精神,“三五”计划明确提出,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四五”计划则提出建立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对于中西部的投资高度倾斜。“三五”计划中,全国新建的大、中型项目中,西南、西北、中南地区的项目数高达60.2%。而该时期东部的发展则受到了遏制。
“三线建设”是一次大规模的区域性集中大开发。主要集中于“大三线”的“三线建设”在客观上缓解了建国初期区域经济分布极不平衡的状况,而且为中西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从空间均衡布局的角度衡量,“三线建设”有其正面的意义。1970年,各个省份人均GDP排名中前十二名依次是: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吉林、青海、云南、辽宁、黑龙江、陕西、宁夏和贵州。属于三线地区的有五个省份,其中青海和云南分属第六和第七。这是“三线建设”所带来的一次大的区域经济格局调整,在随后的年份里,随着战略重点的转移,“三线建设”的中止,排名变化很大,到80年代,前十名中已经没有西部的省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