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西伯利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制约了俄罗斯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力度。未来远东经济发展的难题包括:第一,远东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第二,俄罗斯远东的制造业发展落后。第三,远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资金不足。第四,俄罗斯政治经济与战略中心依然位于欧洲。第五,俄罗斯对邻国的猜疑依然如故,开放心态准备不足。俄罗斯对中国移民问题忧心忡忡,同时担心中国在其远东地区的影响上升。一些俄罗斯精英提出,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存在下去,俄罗斯有可能变成中国的“经济与政治附庸”。第六,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相互认知的对立。俄罗斯政治经济精英对于亚洲的态势是轻蔑的,认为亚洲是世界的二等地区。这一地区的其他国家也不认为俄罗斯是一个亚太国家,因为其人口、经济和政治中心都在欧洲。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作用虽然在上升,但还是处于边缘地带。
中国的战略选择
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尚不太可能定位为一个全球大国,只能定位为一个欧亚大陆的地区性强国。只有实现“两个一百年”等奋斗目标,中国才能不断走向全球大国的行列。在此之前以及21世纪中叶之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只能定位为一个地区性大国。
为不断奠定作为区域性大国的坚实基础,实现向全球大国的迈进,中国必须立足东亚,与欧亚大陆上的重要国家行为体合作,从而将现实及潜在的影响力向全球辐射。立足东亚尤其要注重发展中日关系,避免钓鱼岛领土争端影响中日关系的大局。近期,中日关系有所回升,2015年5月习近平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强调2000多年来中日两国人民关系的主旋律是和平友好,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共创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因此,一方面要坚持原则立场,坚决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另一方面,也要切实推进中日韩的合作。2014年中日韩三国贸易额近7000亿美元,三国人员往来近2000万人次,三国投资协定已正式生效,目前正着力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尤其是在TPP协定已达成共识的背景下,中日韩三国更要以远大的政治智慧提升相互关系。
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加深与与欧亚大陆上重要国家行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相关域外大国的关系。冷战结束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板块发生剧烈的变化。经过20世纪末到新世纪第二个10年近20年的发展,欧亚大陆主要行为体的发展态势及对外战略展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俄罗斯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混乱衰落并走上复兴的道路,欧盟通过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及成员扩大展现出全球行为体的使命。自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及近期乌克兰危机的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再一次趋于复杂化。而在这一欧亚地缘政治板块演进的进程中,美国因素始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因而,构建健康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稳定、全球影响力也不断加大。但是,中国也要清醒地看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人均GDP排名还非常靠后,从温饱到小康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经济实力也还不能自动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还充满着各种疑虑。为此,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考虑安全与发展两大问题,构建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与全方位外交战略新格局。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开启中国发展的新思路,新一任中央领导集体向世界鲜明地展示了其顶层设计思路。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了“新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同年10月,习近平访问印尼,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15年3月底,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标志着“一带一路”进入全面推进与实质行动阶段。但是,在这一重大战略的推进初期,无疑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带一路”构想如何与沿线重要国家自身的战略构想对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一带一路”的推进尤其要注重处理好与俄罗斯和印度这两个关键性国家的关系。“一带”的推进绕不开俄罗斯,“一路”的推进也绕不开印度。作为昔日的超级大国之一,俄罗斯的体量大,战略地位重要,处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的核心部位,是联通东西方的桥梁与纽带。此外,中亚是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从新疆到中亚再到欧洲的丝路经济带,中线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俄罗斯的影响。目前来看,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如何继续深化与俄罗斯的合作,实现“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联盟的对接,争取俄罗斯的支持与理解是一关键性的问题。印度同样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间地带,海陆交汇,是另一个关键性的沿线国家。与俄罗斯一样,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作为南亚大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印度对自身的发展有着自己的倡议,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并不积极。而且,在中印仍存在边界争议以及印度近年来民族主义兴起的情况下,如何争取印度的理解与支持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培育“丝路精神”、最广泛调动沿线国家的接受度也非常重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仅是国内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新契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及西北部延伸的过程,更是一个“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因此,它不仅要体现中国的意愿,也应该体现沿线国家的共同意愿。说服沿线国家接受“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要大力培育“丝路精神”,其理念之一就是开放包容。“一带一路”的地域和国别范围是开放的,凡是有意愿的国家都可以成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理念之二就是共商共建,就是要平等协商、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其能,齐心协力把“一带一路”建设好。理念之三就是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使各国人民都能够从中受益。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