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对象选择上,我国逐步改变以往“撒网式”的投资模式,“精选”一些预期投资收益率更高的国家。数据显示,除去对南非这个非洲最大的经济体投资有所下降,中国近些年逐步增加了对安哥拉、津巴布韦、尼日利亚、赞比亚等国的投资。中国已经连续第三年成为津巴布韦最大的投资来源国,这其中看重的正是对方在农业、矿业、旅游、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机遇。作为投桃报李,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不经过投标就能获得大型基建工程。在这一点上,足以显现中国需要的是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而非洲需要的是中国经济支持。
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渴望投资的高额回报
近些年,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正在加速。以欧洲为例,2008年以后,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呈现出“井喷”之势,从2008年的8.8亿美元跃升至2011年的82.5亿美元。当然,这其中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可小觑。虽不是幸灾乐祸之言,但这场金融危机在袭击欧洲资本市场的同时,着实为中国资本全面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扩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旨在获得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准入以及其所拥有的尖端技术。成熟市场的“诱人”之处在于更规范的市场机制、尖端的技术、政治方面的稳定性以及可信赖的偿付能力。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高额的回报才会随之而来。尤其是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刺激经济增长的欲望强烈的环境下,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回报更加渴望。
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促使中国对经济发展的思路作出了调整,对外投资结构相应地发生变化。与以往对外投资完全依赖于出口廉价的纺织、化工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品相比,如今,中国正在向发达国家出口一整套的制造业链条,其范围覆盖了大量的产品、技术、资金、管理,甚至是标准。通过与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的合作,中国企业将获得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除去10月份习近平访英签署的巨额投资项目,企业之间的自发投资并购行为早已悄然开始。2015年年初,在欧洲中国移动就已经与法国Orange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企业客户、终端、国际漫游、近场通讯服务(NFC)和统一认证等领域展开合作。此外,中国电信领域巨头华为公司也计划在法国投资15亿欧元,以研发智能手机。无论是中外企业之间的联合还是独立投资,都将成为中国企业享以良好声誉迈入成熟市场的通途。
面对一个更为成熟的市场,中国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将最终成为与国际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但也可以预料到发达国家在政治体制上的担忧、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争议,以及对企业涉及工人和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的强调,将给中国企业进入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带来困扰。因此,对于中国政府而言,频繁的政府间协商以及双边投资协议,将会更有助于降低成熟市场准入的门槛。
从外围向中心:由点到面的对弈
简单地认为中国以产能合作作为外交手段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国内的“过剩”产能,这种观点不仅过于武断,而且有失公允。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好”的同时,也在向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业不断地扩大投资,说明了我们的全球经济治理的“棋局”正越下越大。在这部未来经济发展的“棋局”之中,高端产业、智慧技术、核能设施等将会成为重要的“棋子”,作用于中西方的对弈之中。
源自逐利的驱动,中国的企业正在成熟的市场上寻求低风险、高利润的投资项目。也许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发展中国家仍将是中国主要的投资目的地。但可以确定的是,持续进行的自身改革和政府间的协商将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不断向上攀爬,无论是投资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都将巩固和发展中国经济。
(执笔:严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