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控思维到服务思维。传统户籍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承载着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巨大压力,也因此相应地体现对城乡居民身份、人口迁徙流动,就业教育权利等各方面较为严格的管控,刚性有余而张力不足。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在服务型政府、“互联网+”和分享经济时代应运而生,营造可信网络生态,带动政府民生数据的依法开放和安全使用,构筑安全高效的数字民生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安全、便捷、高效、通畅,有效化解传统户籍身份制度管理“供给不足”的突出矛盾,实现有效管控与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有机统一。
从信息孤岛到统一平台。传统户籍身份制度下,人口信息资源呈现较强部门化、条块化特征,不少政府部门之间存在资源不通、信息不畅问题,不仅造成“信息孤岛”,也引发数据库重复建设、标准不一等普遍现象,制约了协同管理水平、社会服务效率和即时响应能力的提升,由此造成的“奇葩证明”等使公众深受其害。基于eID技术体系的网络身份识别系统提供了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的统一标准、实施架构和应用编码规则,基于此,即可以打通政府各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的渠道,将原本无序分散的公共数据整合为统一云平台上高度结构化的数据,又可以高效保障数据安全,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将极大提升国家的数字化信息化能力,有效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关键支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的技术已经成熟
自主可控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eID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采用国产密码算法自主研发,是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统一签发给公民的唯一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eID在权威性、安全性、普适性、私密性方面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可满足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及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需求。作为“十二五”期间863重大专项创新成果,攻克了我国自主研发网络身份识别技术所面临的难题,已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公安部的系统论证和安全审查,并初步形成了发行、应用、运营和服务的产业化实施架构和服务能力。
安全可信的网络身份管理规则。在制度层面,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围绕网络身份的建立、使用和验证,围绕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保护个人财产安全与隐私、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效率,制订和完善了包括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应用标准等四个层次的完整规则体系。通过这套规则体系,可以改善和提升公共机构间的协作效率,实现政府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透明和安全的公共服务,从而为构建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打造全新互联网治理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探索亟待加速
加强战略布局与顶层设计。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网络空间的信任体系和可信生态,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事关党的执政安全、国家战略安全、经济金融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应加强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将构建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融入国家大数据战略,在《网络安全法》草案的进一步修订过程中完善相关条款,将基于eID技术体系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明确为公民网络身份信任根,围绕网络身份识别系统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国家信用体系、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的相关标准规范,明确政府与商业互联网机构、社会公众在网络身份识别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和行动边界,推动传统户籍身份制度与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加快融合,实现实体社会与网络社会治理标准的统一。
加快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指出,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虽然网络身份识别国产密码算法、技术体系和实施架构已经成熟,但我国目前仍缺少网络身份识别和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绝大部分网络应用仍然只能以姓名、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在网上认证身份。为构建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打造基于eID技术体系的互联网可信生态,应加快网络身份识别和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能芯片以及相关硬件的国产化配套。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试点推行。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行业和地方试点,打开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技术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在试点推行中不断探索传统户籍管理制度与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的有机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探索互联网时代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构建方式和实现路径,逐步形成具有深厚实践基础和典型示范价值的创新模式,为全面推进打好基础。
(执笔: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 孙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