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史 > 正文

马克思理论的批判逻辑及当代意义

【摘要】批判性根植于马克思理论的每一个层面,这种深刻反思的理论模式,不仅在对旧有理论不断批判、扬弃和创新的基础上走向成熟,而且其严密的思维逻辑也在对旧有的社会制度进行批判中走向现实。其1847年后的社会批判则是哲学批判长入社会现实的目的和归宿,这一“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进程”的宗旨是要消除世俗世界中的异化与分裂,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全面解放。这一结论是我们通过历史分析和文本考察的必然结果,也是后续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理论前提,更是我们审视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批判逻辑 哲学批判 经济学批判 社会 政治批判

【中图分类号】F042       【文献标识码】A

在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中,是先有了政治学批判、经济学批判才有了哲学批判,还是先有哲学批判,才形成了经济学批判和政治学批判?为了消除传统的误解,通过对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从马克思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其政治哲学思想、经济哲学思想和实践唯物主义元哲学思想是在相互促进中走向成熟和发展的。

对哲学的批判

逻辑的表述对于思想的进程来说可能会有某些重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历史的视角来揭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哲学批判,哲学素来被称之反思的学问,反思不仅指向思考对象的内容,而且指向思考过程本身①。即前提性批判,反思哲学的基础必然是现实化的生活世界。所以,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可以说是在哲学观上实现了重大的革命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是在积极扬弃近代哲学、主要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且也是在扬弃古典经济学和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同样,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也不能离开对古典哲学的批判,特别是对黑格尔精神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他高度评价了黑格尔精神哲学中的意识和存在、思维和现实互为统一的观点,但同时认为二者的统一仍是在思想范围内的事情,哲学作为绝对观念的体现并不能履行对真正现实世界的改造功能。马克思要求以“自我意识”把世界从非哲学中解放出来,这表明马克思已逐渐脱离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流派。

对于黑格尔法哲学方面的批判性思考,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想开始发生了转变。马克思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组成国家和法律的根本。对国家和法等政治问题及“市民社会”的经济问题的考察已然成为其哲学观形成的必备环节,这一思想虽不能说达到了实践哲学的高度,但标志着马克思已站在了唯物主义的平台上。所以马克思决定不做德国的庸人,以战斗的姿态在批判旧世界中去发现新世界。旧的世界首先主要指宗教和政治国家。虽然马克思认为宗教异化是由于政治异化造成的,把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作为哲学批判现实的主要任务,但马克思又深刻地批判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市民社会的异化和劳动异化还没得到说明)肯定了人类解放才是人的彻底解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早期研究经济学(经济哲学)一本重要著作,其中心要说明市民社会的异化问题,它是政治异化的根源和世俗世界分裂的根本。按马克思的设想,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的真正本质,也正是从劳动出发,阐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与自然界是直接同一的,而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及由此产生的对象化是在劳动中发生的,对象性及所产生的对象化越强,人的本质力量就越发得到充分的确证。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不仅可以按自己固有的尺度进行生产,还可以按任何物种的尺度来塑造,即按美的规律来塑造。所以劳动中的对象性和由此产生的对象化活动,使人建造出了以人为主体的自觉文化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现实的生活世界或属人化的自觉文化世界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全新视域,因此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以自觉的文化哲学形态。

对经济学的批判

马克思通过哲学批判、政治学批判和经济学批判而把哲学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创建了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抛弃对抽象法的关系和国家形式而转向对市民社会和财产关系等经济问题的研究,不仅是马克思哲学观形成的内在必要环节,并把这一观点树立于劳动、生产和实践的基础之上,而且又把这一哲学观作为进一步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再深入到“市民社会”和经济领域,形成了其理论独特的成熟经济哲学(经济问题的前提批判)。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②。这一思想向我们揭示了两个基本的事实:其一,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通达真正社会历史的道路由政治经济学批判来完成。其二,实践是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一切历史都是生产实践史,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提炼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述表明实践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具有了经济哲学批判的方法论特征。

马克思经济哲学的中心视域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市民社会的现实运动联系在一起,市民社会的批判完全可以通过批判古典经济学来实现③。如何能够通过古典经济学批判而达到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呢?对此,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一部经济学说史就是社会经济现实的鲜活反映,因为它提供了批判所能遵循的自然线索。马克思经济学批判并不只局限于文本,他一直秉承对旧有的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批判的诺言。早期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和改造,是出自于对黑格尔国家观和法哲学观批判的需要,甚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其哲学根基还有抽象理想化色彩,之后一旦新唯物主义形成,就会以自己的成熟世界观为基础,来展开对当下社会现实的经济状况进行批判,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中形成了有关生产、分工、私有财产、资本、社会再生产及经济危机理论。

实际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表达了对物质生产、分工和财产所有制的科学认识。一方面,马克思揭示了人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物质生产与交往的关系。指出:受个人的肉体组织决定,人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历史的前提,物质生产使人与动物相区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生产中又产生新的更高级需要,所以生产要不断持续下去;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交往关系,由生产延续自己生命的同时,也繁衍另一些人,包括家庭关系和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便是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的发展水平通过分工来表现,分工的发展也不断改变人们的交往关系,从而产生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形态,生产能力和交往关系的相互影响,在矛盾中推动历史进步。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对历史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中,对于生产和财产所有制关系给予了基础和中心的位置。物质生产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时代物质生产水平的不同,人与自然就有不同的统一形式;物质生产也构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是社会关系随物质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人也会受到前一代传下来的生活条件的制约,即是说在生产活动中人创造了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社会历史本质上就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正是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了普鲁东主张保留小私有制和在经济研究中滥用范畴的做法,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强大的生产力应提高自己的阶级意识团结起来进行政治斗争。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揭示了以剥削雇佣工人的劳动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实质,这些关系的对抗性表现为劳动的利益和资本利益的对立。剥削的机制就是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交换,使资本家获得了除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的更大价值。已经接近于“劳动力”商品这一重要发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个人的生产是属于一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关系下的生产,因而总是指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④。虽然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的标志和规定,但不能因为经过比较而抽取出来的共同点和统一性而忘记本质的差别,因为每种生产形式都与其产生出的特有的财产关系、法的关系、统治形式相联系,所以并不是一提到生产就要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一一加以研究,而是指某一特定的历史时代,例如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是我们研究的本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顺其自然地就劳动力成为商品和私有财产转化为资本来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本质。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造成了无产阶级贫困化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不断反抗的结论表明资本的逻辑不仅是一种经济逻辑,也是一种政治逻辑和文化逻辑,不仅是资本主义的生存逻辑,也是资本主义的瓦解逻辑。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马克思   批判   逻辑   意义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