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史 > 正文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及其重大价值

【摘要】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认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处理外交事务必须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原则,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邓小平人民利益观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推动民主政治进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 人民利益观 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具有重大价值。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到:“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①”邓小平追求人民福祉的“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应当汲取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时刻将人民利益记挂在心头,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中心来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人民利益观就像一条生命线始终贯穿于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生涯。人民利益观也成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之中处处体现出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思想主张和价值观念,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典范,对维护人民利益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价值。

邓小平革命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其人民利益观形成的过程,邓小平人民利益观是伴随着他的一生革命实践活动而形成、发展并获得逐步丰富升华的。1920年,邓小平为了探求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而到法国勤工俭学,后来于1926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6年10月接受组织安排回国参加大革命。在此期间,邓小平经过了勤工俭学、参加革命斗争、加入马克思主义党团组织等经历,通过这些经历锻炼的邓小平已经发展成为一名具有坚定信念的革命家。早在参加大革命期间,邓小平就已经立志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奋斗终生,决心为中国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人民的福祉奉献青春乃至生命。这就表明,早在邓小平参加大革命期间,就已经初步形成并确立了人民利益观。之后,随着邓小平所参加的中国革命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获得新的充实、发展和升华。

邓小平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党和军队的工作必须“一切向着群众”的观点,之后又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分别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观点主张,这表明邓小平人民利益观逐步得到充实、发展和升华,将较为抽象的群众利益的维护问题放在党和军队、政府的工作中去思考。1927年,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受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安排,邓小平到广西开展党和军队的工作,在广西领导了著名的白色起义和龙州起义。邓小平在广西领导党和军队工作过程中,促使其人民利益观获得了新的发展。1930年1月,邓小平向中共中央汇报广西工作时建议:“建立直接由群众选举的苏维埃革命政权,建立由贫农组织的农会,防止无目的的烧杀主义,一切工作向着群众。②”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多次反复强调,开展一切军队活动和其他敌占区的活动均必须以保护中国人利益作为前提,否则我们开展的一切活动就没有立足点,认为只有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开展工作才能积蓄力量、保存国力。1943年,邓小平撰写《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强调中国共产党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护人民利益。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提出,军队不能损害人民的丝毫利益,只能保护人民的利益。邓小平还强调,人民的支持是开展对敌斗争的力量源泉,丧失人民的支持就无法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1948年6月,邓小平在一篇“指示”中提出要“维护人民谋生道路,保障人民生计。”建国后,尤其是在党的八大后,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获得了升华,强调并论述了“主要矛盾”,即认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提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些矛盾,这成为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突破常规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邓小平思想的理论体系,而其中包含了人民利益观的丰富内涵,认为党的政策决策必须与为人民谋利益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的把握必须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并提出以“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强国富民的主张,这些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人民利益观实现了真正升华。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内涵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在《人民日报》撰文强调:“邓小平理论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准则和根本目的,并强调把人民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③”由此可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利益观,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也是为了人民利益。如果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也就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必要。邓小平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自始至终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民利益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始终心怀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展现了深刻而真挚的“人民情怀”。1975年,刚刚第二次复出的邓小平敢于顶着“四人帮”的逆流,强调“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④。

处理外交事务必须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原则。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认为,在处理外交事务之时必须以民族利益作为最高原则,决不能为了所谓的外交事务而造成人民利益的损害。邓小平于1989年年底会见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之时强调说:“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的战略利益出发”。邓小平在此所说的“国家的战略利益”实际上也就是人民利益。在处理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的过程中,邓小平强调必须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主张和平共处、力争实现“双赢”。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认为,国家主权是民族利益的核心所在,在处理外交事务和其他一切事务中均必须切实维护好国家主权,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邓小平于1982年在和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讨论香港问题时表示,主权问题是不可讨论、“无回旋余地”的,只有在不违背“中国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前提下才能讨论其他问题。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还认为,要最终实现民族利益必须实现国家的富强,也就是通过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保障国家主权的安全,保障人民利益的实现,提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著名论断。因此,邓小平主张,要坚持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富裕,将我们国家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人民利益的实现。

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对于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邓小平认为必须以是否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来进行判断,这构成了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认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必须要基于是否能够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决策是成是败也要从是否维护和保障了人民利益出发来判断,而是否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政治领导如果是正确的,就必须是能够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邓小平于1992年在著名的“南巡”期间,提出了“三个是否有利于”的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即认为要按照“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标准对改革开放的成败问题进行判断。“三个是否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获得了再次升华。此标准的提出,对许多当时来看属于理论和思想上的大是大非问题予以了及时澄清,帮助我们重新认清了“左”的思潮和教条主义的错误之处,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让全党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充分调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性的根本路径,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成为邓小平人民利益观、价值观的出发点。

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民利益并不会自动获得和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即便是生产力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增加了,但是广大人民群众不一定就能够从中受益,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认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切实维护和保障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邓小平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有着更为宽广的面和条件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维护人民利益。同时,党在长期执政之后也容易脱离群众,由此给党的执政地位、人民利益的实现带来严重威胁。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认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还认为,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给党和国家的形象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威胁党的执政地位,因而实现人民利益必须切实抓好反腐败斗争。邓小平曾经强调:“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以坚决的态度推进反腐败斗争,成为邓小平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成为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重大价值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人民利益观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邓小平人民利益观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人民主体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而邓小平和毛泽东一样均非常重视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人民主体性,自觉地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政府开展一切工作的终极目标。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反复强调必须打人民战争,充分发挥兵民的作用,并认为兵和民的团结协作共同奋斗是打赢人民战争的根本所在。邓小平提出了有别于毛泽东的充分调动人民主体性的方式,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符合人民意愿且能够充分调动人民主体性。第二,对于如何保证人民主体性地位的认识和实践方面,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进一步作了丰富和发展。在此方面,毛泽东认为,坚持群众路线、加强思政工作、反对官僚主义、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保障人民主体性地位的途径。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主体性地位,实现了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推动经济发展繁荣。将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作为改革开放成败的判断标准,是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我国的国情实际、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科学分析,认为“阶级斗争为纲”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国情实际、无法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因而明确地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⑤”据此,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其目的在于避免阶级斗争的扩大化,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这和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及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采取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效推进不无关系。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满足人民需求、实现和保障人民利益,是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民的利益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物质利益外,还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利益、政治权利方面的利益。很显然,邓小平充分认识到了这点,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问题,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等观点,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了许多精辟、独到、正确的阐述,在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同的统治阶级的文化服务对象是不同的,邓小平对毛泽东提出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观点予以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张,进一步确立了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民利益观,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利益观   邓小平   价值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