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全球价值链为代表的新贸易模式要求对国际贸易规则进行改革与完善。当前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构期。新一轮贸易规则制定更加强调宽领域、高标准,有其复杂性和丰富内容,而围绕规则重构的博弈在多边、诸边、区域等层面同时展开,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是主要的博弈力量。作为世界经济贸易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应全方位、更积极地参与贸易规则重构,增强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贸易规则重构 全球价值链 多边贸易体制 区域贸易协定 制度性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5.23.001
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正经历着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结束以来最大一轮的改革与完善。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是影响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外部因素,为我国提供了参与全球贸易治理、促进国内改革的机遇。“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要求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主动提出中国主张、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实现从规则的适应者、遵循者向制定者、引领者的角色转换,为我国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
当前国际贸易规则重构的特点与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强化了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加快了全球经贸规则重构的步伐。最近美国等12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取得突破,开始进入各签署国国内审批阶段。美欧《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节奏加快。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力争在2016年结束谈判。WTO《多哈发展议程》(DDA)、《服务贸易协定》(TISA)、《环境产品协定》(EGA)、《信息技术协定》扩围(ITA2)等贸易协定谈判在加速推进。这些都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国际贸易规则重构的全图景。透过这些重大谈判,新一代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正在酝酿和形成中。金融危机以来的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与趋势。
推动市场更加开放依然是贸易规则重构的基本取向。国际贸易规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是在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背景下逐渐产生和完善的。国际贸易规则对国际经贸关系具有促进、约束、缓和及调整的作用,通过制定规则来协调相互关系和利益,保障了国际经贸往来的有序进行。战后以来,以GATT/WTO(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进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确立了一整套国际贸易原则与规则,推进了各国市场的开放和有序竞争,在推动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及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的。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在过去的20多年,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本质。运输及通讯成本降低使跨国公司能够掌控全球价值链,通过企业内贸易和供应商之间的网络在不同国家寻求比较优势,推动全球贸易—投资—服务日益紧密结合。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增加了国际商业的复杂性,使各国间的贸易投资关系更加密切和复杂,使各国贸易政策和国内政策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从而产生了政策合作的需要,产生了制定新规则和新纪律的需要。
在新一轮贸易规则重构中,推动市场进一步开放、削减贸易与投资壁垒仍是规则制定与完善的基本方向和核心。无论是传统议题还是新议题的谈判,都力求实质性地消除现存的贸易与投资壁垒,提高全球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而无论是多边、诸边,还是区域、双边层面的贸易谈判,也都是在以不同方式推进全球和区域市场开放。总体来看,当前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是积极的,代表着经济全球化更高阶段上的发展要求,是以调整和变革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其基本目标在于降低或取消各种市场壁垒,维护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国际经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