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县域经济的繁荣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文化支持。但是要实现城乡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就必须通过建立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引导的培训机制,提高城乡交界区域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推动城乡交界处经济发展。
【关键词】培训机制 城乡交界处 县域经济 剩余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从而为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城乡结合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区域特点,能否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社会稳定工程。所以必须立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培训机制,提高城乡交界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为居民增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县域经济发展对城乡交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富余劳动力是中国农村、乡镇特有现象,由于地理环境所致,城乡交界区域富余劳动就业问题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闲置的劳动力不能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不能为社会创造出价值,甚至不能为家庭担起责任,势必会对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是负担。
县域经济内涵及其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区域经济,其调控主体、市场导向、资源配置、产业取向、经济特色等都要以县级行政区划为空间范围。主要指我国城市扩大建设规划范围后,城市周边区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当地居民部分土地被城市建设征用,种植面积减少,但居民文化素质与知识欠缺,在现代社会中难以就业,导致剩余劳动丰富,区域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作为一种区域性经济体,县域经济的中心就是县城,但更为广阔的空间还在于农村,乡镇只是起到纽带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县域经济不是县城经济,农村产业与乡镇经济的落后都是由于县域经济建设不完善造成的。
第二,县域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明确区域界线,同时县域经济的地域特色也是当地经济建设的关键。地域特色主要与当地环境、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关,地域特色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战略。
第三,县域经济的整体性很强,不仅限制在县域范围内发展,同时也会与更大的区域范围联系。在确立自我特色经济模式的基础上,获取在更大范围内的区位竞争优势,利用开放式建设模式,提高县域经济的影响力,增强经济的能动性。
第四,县域经济在发展上施行以一带多的形式,在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以特色产业和重点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带动一、二、三产业持续发展;以农业建设为主体,把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利用县域经济模式处理城乡交界处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交界处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彼此作用、相互依存。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对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首先,城乡交界处的区域不大,当地居民就业机会虽多,但民工工作能力有限,城市工作基本不能胜任,利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当地特点建设交界处种植产业、养殖产业等基于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或在此基础上发展加工业、制造业、特色旅游业、服务业等①,最终实现城乡交界处的城市化建设。前期建设行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大多以体力劳动为主,对城乡交界处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十分合适,不仅为当地居民节省外出打工的相关费用,也使民工进退自如,家庭和谐,降低了劳务输出的成本与社会留守儿童数量;其次,城乡交界处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利用县域经济发展城乡交界处,产业开发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创造数量可观的工作岗位,有益于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服务业的繁荣,促使更多的剩余人员流入非农行业就业,因此,利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县域范围的中小企业及服务业发展,有益于城乡交界处城市建设与乡镇建设的合作发展。
城乡交界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与要求。利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解决城乡交界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实现当地农民从农业工作流入非农业工作。一方面,剩余劳动力作为就业主体,民工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达到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及企业生产的要求。县域经济不是过去式的原始农业经济,仅靠力气就能解决个人温饱问题。尽管县域经济的发展腹地依然要在广袤的农村,但基于农业基础的第二产业(如特殊种植业等)却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至于城乡交界处企业(制造业、加工业等)也不因处于县域这一较小范围而降低技术要求,甚至相应而起的第三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也要求剩余劳动力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样需要满足较高的条件和要求。另一方面,城乡交界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规模、难易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过去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大军之所以浩大如洪,与家乡的贫穷落后有直接关系,劳务输出县区基本没有什么工业,服务业也非常落后,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因此很难为劳动力提供什么就业岗位,导致劳动力富余过多②。
当前我国城乡交界处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
现阶段发展中,城乡交界区域富余劳动力均外出打工成为城乡交界区域居民生活的主要收入,如上海、江苏、浙江、广州、深圳等在最近几年发展中外地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虽然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带动了地乡镇经济的发展,满足了自身生活需要,但外出务工毕竟不能长期维持生计,随着个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外出打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交界区域经济发展的飞跃,实现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如今我国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人均GDP难以提高,想要实现国家富强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受经济全球化发展影响,我国企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民工就业率不断下降,这是对城乡交界区域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者的一种打击。转移城乡交界区域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热点话题之一,通过各种方式将农业生产工作者转移到非农产业工作当中,以充分发挥其劳动能力,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③。
政府主导下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培训问题分析
上阶段发展中主要采用传统转移方式,将城乡交界区域剩余劳动力输送到东南沿海、深圳、上海、广东、北京等相对发达地区,促进本地与经济发展区经济发展,由于转移方式的选择,使城乡交界区域经济不能实现持续化发展,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导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本地转移与就业,成为了一种新的转移方式。
剩余劳动力素质现状及转移就业特征。解决城乡交界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靠以二、三产业为转移目标、民工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或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下回本地就业④这三种方式来解决。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而转移就业还会迫使他们必须具备更加多样的技能,并具备适应新的职业环境的心理素质与文化水平。由于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水平整体不高,造成转移就业工作进展缓慢。就目前剩余劳动力的素质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素质偏低,职业意识与职业发展不够,进取意识与创新能力缺失。
城乡交界处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必要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⑤,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造就了劳动力转移市场的存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产业转移,一种是区域转移。产业转移是指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区域转移则是由落后地区向相对发达地区的转移。县域经济条件下的转移则以产业转移为主。不难看出,富余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方式都要求他们必须获得、改进或者提高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⑥,提高工作绩效,获得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经济收入。因此,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培训应是国家层面的一个系统规划,是以剩余劳动力为主体,政府、企业及培训机构相融入的一个系统工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之所以必要。从个体角度说,他们转移到新的岗位必须具备新的工作技能与能力,才能胜任新的工作,以适应新的岗位要求。而培训的意义就在于,技能培训是有计划、有目的、系统而有效的教育过程,通过专门培训的富余劳动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即掌握一定技能,从而顺利完成转移就业;另一方面,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培训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不仅有益于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也有益于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劳动力的资源质量与水平维持在一个较高层次,以推动城镇化及县域经济的总体均衡发展。
城乡交界居民就业培训政府的调控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活动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被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区各部门之后,当地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且需要良好发挥。各地政府既是培训工作的规划者,也是培训工作的推动者与管理者,在现有体制下,还是培训工作的监督者与评价者。政府部门作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划者,必须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与现实,制定本地区培训计划,预算并拨付本县域培训资金,建立相关转移培训的保障性制度机制;要结合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资源整合与宏观调控。政府部门作为培训工作的推动者与管理者,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让富余劳动力认识到转移就业与培训的关系,认识到职业培训对个体就业、经济收入及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要以实际、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运作、资金帮助来促进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让富余劳动力切实感受到职业培训的重要作用及政府的实际鼓励行为,使培训工作取得实际效果。还有,政府部门作为培训工作的监督者与评价者,应通过制度改革使规划、实施、监督、评价等环节部门分权分治,使对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真正成为促进转移就业的有效手段,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