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动态 > 正文

和文化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三亚举行(4)

打造文艺精品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议题三_副本

在议题三的环节,人民日报社海南分社社长陈伟光首先发言。他从马宪泉先生推动和文化发展的事迹讲起,让与会嘉宾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中国民间学者弘扬传统文化、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诚如陈伟光所说,和文化这三年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次升华,是从理念到理论的升华,是从倡导到实践的升华,是从江湖到庙堂的升华。而他也相信,21世纪的和文化一定能结出丰硕成果。

作为“五和”文化首倡者、实践者,海南省东方五和文化研究院院长马宪泉则进一步凝练提升了和文化的内涵。在他看来,什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文化可以引领中国乃至世界不断的发展进步?“一带一路”什么文化先行?是和文化,人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都离不开厚德做人、和合做事。

人民出版社哲学与社会编辑室主任方国根教授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布局就是要实现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就是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构造文化交流互动的桥梁。

三亚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徐国良从企业家的角度,提出“企业家也要种好心灵之菜”,他说,和文化是人心最珍贵的绿色有机蔬菜,企业家在心中种好“和谐之菜”责无旁贷,这包括四个方面,即和谐生产之菜,和谐竞争之菜,和谐管理之菜,和谐发展之菜。

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人民论坛网总编辑陈阳波指出,打造文艺精品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理念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开放”的理念,我们要真正把和文化发扬光大,只有开放才能真正的融合、真正的发展,也只有秉承开放的心态,庙堂与江湖、学者跟民间共同的融合才能让和文化走得更远。

三亚市政协主席赵普选作总结演讲。他指出,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土壤就是充满文化活力的民间交流,博大精深的和文化,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先,我们要深入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民间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发动更多像马宪泉先生这样的传统文化领头人,依托现有成果与品牌,统筹现有项目资源,打造三亚新的文化交流品牌,扎实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将三亚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重镇。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