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领多样性社会思潮的对策建议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赢得青年。科学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研判,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我们国家也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有所滋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时有出现,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特征更加凸显。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需要精神旗帜、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也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主心骨。
以开放和包容的自信心态正视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多元价值并存,一方面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利于在借鉴、比较中吸收有益的成分,发展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它也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必定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受到削弱和干扰。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唯我独尊的姿态、硬性灌输的形式,这样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多元文化背景的社会现实,也没有考虑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往往让我们的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产生了教育的所谓负效果——越是教育要求的,越是学生怀疑和反对的。因此,宣传思想工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自信心态正视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不等于排斥其他思想的存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也不等于否定其他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对于错误和反动的社会思潮,我们当然应该给予坚决地抵制和有理有力的反击;对于那些本身存在着两面性的社会思潮,我们可以通过辩证地分析加以扬弃,吸收借鉴其合理因素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于那些先进的、积极的、进步的社会思潮则需要我们去引导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