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主义社会意识对民族问题认识的偏狭,导致在实践中产生了各种异化的民族主义形式。盘点在2015年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现给世人的林林总总,我们仍然难以否认:民族主义乃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国家 社会意识 【中图分类号】D562 【文献标识码】A
冷战结束后,民族问题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它和阶级政治、政党政治及社会政治一道,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过去的一年中,民族主义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次次亮相,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民族主义远没有开始走向彻底衰落。
民族主义:一种社会政治运动
民族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作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它所追求的外在体现形式,都是建立在领土政治基础上的“民族-国家”。
如果说在二战后,国际层面的民族冲突以冷战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的话,那么,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际冲突则屡见不鲜,并导致了一些国家的解体和民族屠杀;现在,各种和平的或暴力的民族分离主义组织和势力,在许多国家都是一个潜在的社会政治问题。
2015年新年钟声的余音尚在缭绕,1月3日,尼日利亚伊斯兰极端武装组织“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北部的博尔诺州发动了自其叛乱6年来的“最致命的”一次攻击。在大约一周的时间里,烧毁了至少16个城镇和村庄,针对老幼妇孺的暴力不断升级,据称至少造成2000多人丧生。原本贫困、动荡的尼日利亚社会陷入更加恶劣的治安形势中。
在索马里,从“伊斯兰联盟”发展而来的极端主义组织“青年党”,主张采用暴力革命方式,通过“圣战”实现伊斯兰的复兴,声称:“基地组织是索马里‘圣战’的母亲”,旨在建立“东非伊斯兰酋长国”。他们在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三国交界地区的活动猖獗,给索马里社会造成危害。2015年5月,该组织声称,约25名肯尼亚警察遭其刚刚发动的伏击身亡,同时,缴获了警察全部武器,占领了当地的清真寺,并放火焚烧了5辆汽车。
正当中国人民喜迎春节来临之际,2015年2月9日,缅甸“果敢同盟军”约1000人发动了名为“过年之战”的战事,向政府军发起攻击。这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多月缅甸多地爆发的武装冲突之一。自缅甸独立后,已建立了10余支人数从数千人到近百人不等的少数民族武装队伍与政府相对抗。其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对抗程度的激烈和持续时间的久长,在当今世界主权国家中尚不多见。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并未像有些人确信的那样会与经济发达的国家保持一定的距离。2015年9月,支持独立的“一起投赞成”联盟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方议会选举中获得最多票数。该联盟表示,他们能在18个月之内单方面宣布加泰罗尼亚脱离西班牙。在支持独立的选民看来,凭借其拥有与主体民族卡斯蒂利亚人迥异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作为国家“经济引擎”的经济实力,他们有理由和能力提出独立的诉求。西班牙政府立即表示,加泰罗尼亚公投有悖于国家宪法的相关规定,并坚决拒绝与独立派商讨国家主权事宜。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随即发表声明,联合国不认为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有权行使“民族自决权”宣布独立。有人估计,下一步独立派会通过组织示威、游行、造成紧张局势等手段强行推行独立诉求。美国在制度化的种族歧视被消除之后,现实的种族歧视一直难以销声匿迹。2015年5月23日,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出现市民抗议活动。意在抗议政府无罪释放一名于2012年参与枪击致死两名未持武器黑人的白人警察。在同月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美国代表承认,美国在“维护民权法的尊严方面做得不够”。此外,对少数族裔存在执法偏见和滥用武力也成为美国在此次人权大会上“受审”的内容。
同时,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地区性民族冲突久存难消。2015年10月,巴以双方关系再度出现恶化的态势。由于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发生多起巴勒斯坦人袭击以色列人事件,以色列军队和参与示威的巴勒斯坦人发生激烈冲突,以色列决定在耶路撒冷对阿拉伯人居住区实施封锁,在靠近以巴隔离墙地区随时增派军队,并剥夺实施袭击者的永久居住权。此外,钓鱼岛、北方四岛、南海群岛等岛屿争端频仍,国族之间的纷争几近剑拔弩张。
民族主义社会意识对民族问题认识的偏狭,导致在实践中产生了各种异化的民族主义形式,日本右翼势力所推崇的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即是其一。今天的日本,身着迷彩服、高呼口号的“右翼”已不常见。取而代之的“新右翼”在否认侵略战争、掩盖战争罪行、美化战争意图的同时,通常会高举日本国旗或日本军旗,散布“侵略无定义”、“战犯英灵论”,借反对反战、反对和平运动,挑起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冲突,表现对国家的忠诚。201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带领多名内阁成员、议员联盟与大批民众共同参拜靖国神社。8月18日,安倍夫人对外宣称,她在三月内两次参拜靖国神社。韩国《国民日报》评论认为,安倍夫人此番举动旨在代其丈夫安抚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9月3日,日本新右翼对我国举行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表示“特别敏感”和敌视。9月1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系列安保法案,意在突破现有和平宪法以便“名正言顺”对外用兵。在新右翼“强推”政府通过的2015年度预算案中,防卫预算创历史新高(约合421亿美元),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民族主义: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近代欧洲产生的民族主义现象所追求的外在体现形式,是建立在领土政治基础上的“民族-国家”。由此,当时的思想理论家们便把这种追求概括为“一个人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简明公式,这个公式被后人称为“古典民族主义理论”或“经典民族主义理论”。众所周知,所谓的“民族-国家”只是一种理想,只有少数案例大致符合这种理想,而世界上95%以上现有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但民族主义社会意识所描绘的“一族一国”理想的影响之大,使一些“无国家的民族”对“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和世界国家格局不甘接受,这是造成当今一些国家和地区民族冲突不止、分离主义不息的思想理论根源。
今天,具有极端民族沙文主义性质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泛蒙古主义等思潮都与“古典民族主义理论”不无关系。泛突厥主义主张所有讲突厥语的族体联合组成由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统治的大突厥帝国。泛伊斯兰主义强调全世界所有穆斯林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由哈里发领导的伊斯兰教国家。泛蒙古主义要求将蒙古周边的中国和俄罗斯的相关区域纳入蒙古版图。其共同特点是通常利用恐怖主义等非法手段,显示其对所谓“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共同的利益和愿望”的认同,在“反抗西方殖民地主义的统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旗号下,实现破坏既有民族构成、主权国家边界和国际社会秩序的目标。2015年6月,一些土耳其媒体披露了所谓我国新疆禁止部分穆斯林“封斋”的报道,并在随后被热炒。7月,在对我政府政策的错误认知下,以“突厥兄弟”受到迫害为由,土耳其20多个省、市相继爆发反华示威游行,部分民众所持有的“泛突厥主义”情结可见一斑。泛蒙古主义思想的现实危害亦不容忽视。“站立的蓝色蒙古”“白色纳粹十字”“泛蒙古运动”等蒙古国极端组织在捍卫“民族血统的纯洁性”的幌子下,大肆宣扬极端言论,甚至采取排华暴力行为。2015年3月,我国多名游客在蒙古国肯特省受到极端组织人员的人身攻击和侮辱,相关资料被上传到社交网站,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民族主义:一个西方学界的研究领域
今天,民族主义的研究已成为西方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有关自由民族主义思想观点的探讨尤为引人注目。令学者们普遍感到困惑的是,很难证明兼任自由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双重身份的不可能性。同时,民族主义似乎无处不在的感触开始在一些学者内心深处生成。毋庸置疑,这部分人常常会把民族主义与希特勒、墨索里尼、佛朗哥和东条英机等人联系起来。人们不禁要问:那些曾深受世人谴责的理念与实践为何能在现实中重现呢?学者们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有人于是开始比较共产主义时代的东欧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政治景观,有人关注的是少数人和公民认同的特点。许多自由主义理论家继金利卡之后开始接受民族自治需要平等机制的观念,而先前他们所关注的往往只是少数民族在关注健康与保护文化语境下,可能产生的的价值取向。今天,随着研讨的深入,自由主义理论家们对少数人权利的思考上升到少数民族权利与自决权关系的探讨。至于对公民身份的讨论,则几乎涉及到了在多元化现代社会中,长期为人们所忽视的各种社会问题,并由此激发了众多学者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粘结物”的民族认同的兴趣。
令人有些不解的是,西方人忽视了许多他们原本在书本上就可读到的事实。比如,他们在思考功利主义和民主参与时,常常忽视了有关民族主义的话题。在谈论联邦主义时,仅仅将之视为有关党派的条约,而非“民族-国家”建构的路径选择。在分析分离主义时,并未充分阐释现代国家不能按照民族主义古典理论设计的模式组成的客观原因,导致“民族-国家”发生激烈冲突的深层原因——“民族-国家”的局限性问题,“民族-国家”间的利益失衡问题,民族主义极端势力对“民族-国家”的暴力操纵问题,以及基于发达的“民族-国家”利益而形成的国际社会不公和国际社会约束无力的问题。在阐释“民族-国家”建构理论时,缺乏从研究世界有关国家处理内部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各种模式入手,探讨适应多民族国家建设需要的、可以弥补民族主义古典理论缺陷的族际政治理论,以及研究当前“民族-国家”间的区域一体化能在何种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能发挥什么作用和怎样发挥作用的应对措施。
民族主义社会意识在近200多年间传遍整个世界,成为反帝、反殖的思想武器,导致建立了近200个所谓的“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古典理论家设想通过“民族-国家”的建立可避免民族间的激烈暴力的发生,但正是在“民族-国家”时代,人类冲突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盘点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运动的民族主义,在2015年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现给世人的林林总总,我们仍然难以否认:民族主义乃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徐迅:《民族主义》,上海:东方出版社,2015年1月。
责编/张夏梦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