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网络信息管理的特征、挑战与战略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不仅渗透而且融合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将互联网和促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技术发展做类比,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而且在社会交往、文化教育和政府管理等方面颠覆了传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继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也正因此,互联网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治理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一方面,信息的虚拟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共享性和并发性,削弱了现实世界主体和其网络空间化身之间的必然联系。另一方面,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递、海量存储和并行运算,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缩短了时间成本,从而大大弱化了跨地域、跨市场、跨行业、乃至社会个体之间的交互方式和延展的界限。信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这一系列特征使得建立在确定性和局部性之上的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无法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行为主体的隐蔽性、活动范围的跨越性和行为后果的扩散性。

因此,互联网治理必须回到网络信息的本身,全面深入地探究网络信息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找到适应互联网发展规律的战略方向,设计出能够发挥作为互联网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控机制,最终实现有利于社会整体福祉提升的互联网治理之道。

互联网信息的相关特征

互联网能够承载的信息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通过自动化的或人机接口的输入设备,任何物体的静态和动态信息都可以转化为在物理线路上传输的电信号和光信号,并以“比特”的形式通过存储介质得以保留。因此互联网传输和再现着我们意图传递或保留的信息,例如从电子图书、音像制品、工具软件,到数据库资源的各种信息化产品,包括即时消息、电子邮件、论坛意见等在内的网络社交信息,通过网络金融和商业平台实现的个人财务管理和商品交易信息,通过各种专业化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所记录的工作流程信息和产品服务信息,等等。

不仅如此,人们使用互联网和制造信息的行为本身同样经由输入设备转化为可供识别和处理的信号。譬如我们使用网络的时间和地点、访问网站的偏好、网页浏览的顺序、搜索各种关键字的频率,以及对各种网络推送信息的关注和响应程度等等。这些我们无意保留的信息“废气”却蕴含着足以暴露我们的个人特质和决策路径的丰富信息。即便是网络软件和硬件设备自动生成的信息,如软件出错信息、防火墙日志、路由器维护的路径表、域名服务器维护的域名解析表、网络通信链路的应答信号,乃至被通信线路丢弃的数据包也无一不是与网络相关联的人类活动和决策的最终体现。譬如,通过搜集互联网上那些传递失败的数据包,就可以推断出每天有哪些网络地址上的主机遭受了多大程度的拒绝访问式攻击。

网络信息虚拟性的不可承受之轻

网络信息的虚拟性造成了现实世界主体和其在虚拟空间的化身之间的分离,脱离物质束缚的信息处理能力不断飞跃而使用成本则持续下降。这种虚拟性植根于信息的数字化,并不因网络和现实社会的活动主体共享相同的个人信息(如网络实名制)而发生本质的改变。这种超能力带来的好处是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并发控制和共享访问机制实现不需要身临其境就能完成的工作,譬如远程交易、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远程协作等等。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操纵虚拟空间的主体实施非法活动的风险和成本降低。虚拟主体的信息可能被篡改,其在网络传输中留下的电子痕迹可能被删除,在网络中所依托的主机、账号或者存储空间可能被网络入侵者远程控制。而这些都不必经由现实世界的主体,也不易被其察觉。

以网络攻击为例,为什么攻击网络信息系统的恶性事件天天都在发生,而被绳之以法的黑客却寥寥无几?一方面,有经验的黑客能够通过远程控制被入侵的网络终端(僵尸电脑)间接对第三方实施侵犯。而这样的僵尸电脑多到可以形成一个个规模不一的僵尸网络群,通过地下产业链,提供“价廉物美”乃至定制化的租用服务给任何一个需要的客户。黑客技术的屏障也就轻易被打破了。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刑侦技术追溯真正的幕后黑手要求信息安全专家在第一时间内截取网络攻击的蛛丝马迹。而信息的虚拟性又使得大量的网络通讯和系统处理的临时信息在瞬间了无踪影。

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则是信息的生命周期对信息存储技术和介质的过度依赖。一方面,人类不断刷新着单位芯片的存储容量的极限。这使得我们能够容纳和存储的信息比人类历史的任何一个时代甚至整个历史的总和都多。过去的信息不再会因为无法及时记录和保存而丢失。同时,通过互联网搜集或产生的信息又以惊人的速度在累积。信息过载的出现导致干扰决策的噪音信息增加,提取有效信息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信息存储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信息的编码方式越来越复杂,不仅过时的技术和设备会被淘汰,依附于它们而存在并呈现的信息,也会随之消失。尽管人类可以直接理解几百年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字和图画,却没有人能够不经由设备直接读取一个与当前计算机接口不再兼容的硬盘上存储的信息。网络信息成为持久性和脆弱性的共生体。

互联网的去垄断和再垄断

网络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技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缩短了时间成本。构建虚拟空间的基础架构,不再是由一条条国境线分割的疆域,而是十几万个连接在一起的属于不同国家的互联网自治系统。这些自治系统又各自包括了成千上万的网络主机。它们在自治系统内部遵循独立的内部数据交换协议,在自治系统之间遵循共同的外部数据交换协议,从而实现了独立于物理空间的信息的自由流通。信息的自由流通消除了横亘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市场之间的空间障碍,使得人类的文化交流和贸易交换变得平等和顺畅。

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上的“恶势力”也在信息的自由流通中泛滥。既无复制成本,也无运输障碍,网络中的虚拟化身并不受现实世界主体的羁绊。于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淫秽暴力内容、侵犯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的违法信息,在互联网空间迅速蔓延。借助互联网实施不法活动不再遵循传统犯罪理论的“就近”原则,邪恶势力可以触及互联网的任何一个角落。以前面谈到的远程操纵僵尸网络实施网络攻击为例,即便信息安全专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截取网络攻击的电子证据,若想沿着攻击线路留下的电子痕迹步步追踪直至将幕后真凶绳之以法,经常会碰到跨部门、跨地区取证,乃至跨国界引渡罪犯的困难。譬如当连接网络犯罪活动的下一个主机或者服务器不在当前司法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当犯罪分子所在的国家没有给相关网络攻击定罪或者没有与受害国签署引渡协议,这个时候互联网治理在传统司法的框架之下变得有心无力。

互联网在打破传统的垄断的同时,也建立了新的垄断格局。爆炸式增长的信息资源和全球化的市场,刺激着人们对资源搜索和交换的需求。人们需要强有力的搜索引擎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信息的查找、过滤、匹配; 需要在高效的社交网络中连接到他们所有感兴趣的人;需要一个庞大的交易市场能够笼络所有潜在的客户,同时及时获取竞争对手尽可能多的信息。那些能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社交网络平台以及电子交易市场的机构成为了互联网信息的聚集地,其共同特点是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有着极强的网络效应——它们为每个用户提供的服务价值与它们的用户数量成正相关。因此市场先入者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而网络效应将帮助胜利者夺走几乎所有的客户,互联网产生了自己的垄断者。对绝大多数用户而言,这些垄断性信息中枢所呈现的信息视图就是他们所了解的互联网的全部。这些信息中枢决定着人们从互联网上所获取的信息和资源的分布、层次和内容;同时也引导着用户关注度——虚拟世界中最重要的稀缺资源,在所有信息中的分配;并最终影响到互联网用户的生产方式、知识形成和价值取向。

网络信息技术的双面性

分析网络信息技术的特点,不能脱离我们始终关注的主体——人。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当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一部分人会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以实现个人在物质利益或者精神利益上的更大需求。互联网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加上网络信息技术赋予个人的强大能力,促成了个人追求的膨胀,诞生了互联网上一类特殊的群体——游走在正义与邪恶之间的黑客。

不同于如盗窃、抢劫和杀人等传统的犯罪活动,网络攻击需要黑客掌握或借助足够的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穿过层层系统防御,进入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进而破坏上面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或者摧毁整个局部网络的通信能力。很显然,这种用于破坏信息系统的技术能力,不亚于建立一个这样的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因而能够直接应用于网络系统的防御之中,还能够帮助信息技术企业设计出更为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从而为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正面价值。正因如此,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黑客成了不拘泥于世俗的技术天才的英雄化身;对网络攻击技术的学习被当作了无数计算机爱好者通往技术精英的必经之路;攻击信息系统的思维方式甚至被认为是对正统的计算机教育的思维方式的必要补充。网络信息技术的双面性使得我们在分辨什么是正义的技术、什么是邪恶的技术,谁是好的“黑客”、谁是坏的“黑客”的问题上,失去了明确的判断标准。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特征   方向   战略   管理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