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和“蓝领”的区别还会延续多久
在传统生产方式之下,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并没有被划分为“白领”或“蓝领”。甚至工业化开始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白领”、“蓝领”之类的称谓。工业化过程中企业雇佣的办公室人员,逐渐被称为“白领”,而企业雇佣的从事体力劳动人员,则逐渐被称为“蓝领”。工业化进入中期以后,“白领”工作者和“蓝领”工作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明显。“蓝领”被视为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的代称,而且受到轻视。收入较多和收入较少,劳动强度稍低和劳动强度较大,较多机会被提升职务和很少有机会被提升职务,被视为区分“白领”和“蓝领”的主要标志。久而久之,这种区别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就习以为常了。
由于“白领”和“蓝领”之间存在着收入差距,而且受教育状况也有差距,所以“白领中产阶级”一般比较常见,“蓝领中产阶级”并不多见。尽管“蓝领”中有些人成为技工、熟练技工甚至技师或者高级技师,但仍然不受重视。对“蓝领”工作者的偏见依旧存在。
实际上,中产阶级不仅是一个按收入水平确定和划分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按照文化素质确定的概念。不能认为只有钱而没有文化素质的人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中产阶级理应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在这方面不能缺少文化素质这一要素。
文化素质,其中包括道德修养在内,应当是“白领中产阶级”和“蓝领中产阶级”的共同标准。有了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蓝领中产阶级”会和“白领中产阶级”一样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在科技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环境中,如果今天还有人在区分干某些工作的是“白领”,干另一些工作的是“蓝领”,那么试问这种划分还能延续多久呢?也许再过若干年,不会有人再以旧的眼光看人了。到那时,说这个人是“蓝领”,说另一个人是“白领”,还有意义吗?当人们都在计算机旁工作时,你能区分谁是“白领”,谁是“蓝领”吗?也许连工作者自己也分不清了。
到那个时候,区分哪种工作是“白领”从事的,哪些人属于“白领”系列,哪些人属于“蓝领”系列,已经没有意义了。社会上也就不再有什么“蓝领”还是“白领”这种过时的、陈旧的分类了,这也许是不远的将来就可以实现的情况。如果大多数人都已经进入中产阶级行列,并且还有一些人即将进入中产阶级行列,又何必再区分什么“白领中产阶级”、“蓝领中产阶级”呢?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本文摘编自作者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道路与蓝领中产阶级成长》一书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