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外十大思潮调查评选 NO.6 普世价值论
国内动向:
虽然广受批评,但仍有不少支持者
2015年,西方国家在政治上继续向中国输出西方“普世价值”,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把中国没有实行直接选举和多党轮流执政当作中国没有民主的证据,企图把中国纳入西方民主轨道。这种论调虽然在国内学界广受诟病,但仍得到了一些学者、领导干部和年轻人的认可和支持。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民主、自由、平等的内容是对“普世价值”的认同,甚至宣称,“谁否定普世价值,谁就是站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对立面”的错误观点。尤为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受到“普世价值”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片面强调专业化和国际化,对“普世价值”思潮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传播扩散听之任之。
国外动向:
普世价值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进一步暴露
2015年国外普世价值思潮依然暗流涌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中国道路的成功,迫使西方社会对“普世价值观”进行元认知反思,即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美国重返东亚战略重心的调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竞争,都可以看作是普世价值元认知反思的实践形态。其二,普世价值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进一步暴露。年初欧洲难民潮的发生,使大批民众深切体会到了“颜色革命”之恶、“普世价值”之伪、丧失主权之痛、战争动乱之害。其三,国外学术界非常注重研究普世价值的应用维度,在经济学领域、医学领域存在一些体现普世价值的道德原则的应用和实践。
————————————————————————————————————
原标题:2015普世价值观争论再添变数
如何在中国和平崛起中建立和谐世界,拓展中国道路的价值基础与发展空间,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是中国继续走向繁荣与发展必须要回答好的问题。中国崛起语境下的价值观重建,使长期以来的普世价值观争论再添变数。与以往相比,2015年普世价值观的讨论,中国叙事的内容明显增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发的价值自信也日渐增强,中国道路的价值理想也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也日趋明显。
普世价值观争论的几大趋势
第一,随着中国全球地位和市场份额的上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自信,开始主动强调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区别。中国模式与价值观的流行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既有着发展实践上的现实成就支撑,又有着思想理论方面的自我进步和优化带来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经济成就之后在价值领域的重要建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熟,不仅具有概括升华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价值,而且也极具国际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的实践价值,是中国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避免落入西方“普世价值”圈套的重要武器。
第二,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独立反思。随着中国日益成功的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逐渐上升为中国叙事话语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立足中国发展成果和当代世界发展难题,中国社会逐步开始独立思考,跳出普世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化理解,不再把普世价值观看做纯粹形而上学的抽象原则,而是和每个国家的实际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成本、发展成果等问题有关。每个国家的发展又都要受到各自的历史、文化、人口、自然禀赋、气候等因素影响,这些内外条件客观上存在差异,所以不能用一种价值观去否定另一种价值观。任何价值观的产生都有它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原因,世界各国可以有共同的价值理想,但不存在普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