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社会表达、交流和寻求共识的需求在增长
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伊壁鸠鲁意识到,“影响人的不是事件,而是人对该事件的看法”。当人对事件的看法、情绪、价值判断加上对周遭他人反应的汇聚融合,那就不是单个人对事件的看法、情绪、价值判断以及反应,而形成了社会共享的社会心境状态。这一弥散在社会上的心境状态又成为“看不见的手”,诱导、规范和调整了人们的感受、价值观和行为的取向,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
社会心态本身并不直接等于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它以社会共识的形式体现出社会心理资源的特性。在全球化、大众传播时代,个体与宏观社会的联系愈发紧密,社会心态透过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形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人们同舟共济、同甘共苦、抱团取暖的心理资源。
2015年非常显著的社会心态特征是这种社会共识的建构。民众的社会表达、交流和寻求共识的需求在增长。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2015年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有43.8%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其中非常喜欢的占6.7%,比较喜欢的占37.1%。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部/百人,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拓展了手机的功能,不仅限于打电话和发短信,更成为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使手机集摄影、视频、游戏、定位导航和网络社交等众多功能于一身,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在微博微信群里表达、交流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内容,以微博和论坛为主体的自媒体舆论场对共识的建构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人们不仅需要与一些熟人建立“朋友圈”,倾吐心声,形成共识,也需要了解不同观点的人所持的“反面”意见。更需要通过阐述、议论、讨论,学会公共表达和公共空间的参与规范,并形成多元换位、兼容并包的讨论规则。在这个过程中,透过新媒介,个体与陌生人、意见群体甚至社会息息相关。
是什么动力促使人与宏观社会建立心理联系?或者说共享现实形成的内在动力出自何处?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看,一种是建立、确认和维系社会关系的“关系动机”,另一种是理解自我及所处的环境,即“认知动机”。透过社会关系来实现社会认知,答疑解惑,争论辨析,也通过表达社会认知来形成和强化社会关系。社会越是不确定,人们越希望了解、比较、参照他人的意见和观点,越希望能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形成解读风险、评估风险、驾驭风险的力量。可见,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在新的信息科技的推动下,如果有更为开放健康的言论环境,整个社会将逐渐地成为共同承担和面对风险的命运共同体。
司法政治和资源分配公平程度影响社会总体公平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重新安排了人们的相对位置,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或碎片化,社会群体之间的竞争、妥协、博弈无可避免,使我国社会日益具有风险社会的特征。因而,社会心态作为这一过程的产物,并不是以一种终极的依据和现成的社会共识出现的,也并不一定能被所有社会成员认可,它需要由正义的社会发展目标予以引导和培育。也就是说,在社会快速发展30多年后的今天,社会成员在发展中所得到的获得感肯定是不同的,有大有小,有先有后。但是,参与的权利、分享的权利、自我效能感、保持尊严的动机、社会合作的需求应该是相同的,这些都是管理风险的社会心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