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拓展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全新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扬弃,更开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经济,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能增强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发展与丰富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贯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要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立场。同时,它也沿袭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阐明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性认识视为根本任务,并将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马克思指出,“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马克思深刻地指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基础,“发展着的、由每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起点,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逻辑原点。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时,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核心,不只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问题,也不只是调整经济关系的问题,而是如何促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结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关系改善辩证统一、协同并进的问题,直接关涉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坚持的基本要求。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理论,不仅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当代诠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视野,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显著成果,是建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的理论依据与思想基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也是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对西方经济学的借鉴吸收与批判扬弃

伴随西方国家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机理三四百年的论争研究,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衰流变,并在复杂曲折的演进历程中不断修补、订正其完备市场、自由竞争、生产要素的灵活流动及较好的供需弹性等前提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无批判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淡化、边缘化。结果使得许多青年学生甚至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产生了怀疑甚至否定,中国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指导下的“小学生”。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西方经济学在重视所谓纯粹经济主体行为的能动性分析、解读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现象的同时,却在逐渐忽略政治、文化、结构、经济制度等社会发展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弱化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架构自身的内在审视,回避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及人的发展等“人本”议题,而只是一味地通过数理模型的精致化服务于其效用特征,使得出的结论呈现出贴合现实、服从现实的态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与革命性使其存在自我革新的内在要求,批判地引入、吸收先行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所概括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不仅能够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持续创新发展的现实任务。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枢纽,而这一理论正是在马克思吸收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成果,以及对古典经济学原有劳动概念进行剖析与批判的过程中得以确立发展。马克思察析到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学说虽然把持“劳动视为自己的原则”,但其所讲的劳动仅具备谋生活动的形式,只是一种“增加财富的劳动”。通过对古典经济学说的扬弃,马克思深刻指出,“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逻辑公式”并不足以解释说明“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

提炼和总结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特别是在新常态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实践相结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研察考量具体政策方针与宏观战略布局,立足中国国情与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形成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总体政治经济学架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五大发展理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推动“新四化”相互协调的理论、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理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富有时代特点的重要理论,达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和中国经济发展具体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中的统摄整合,体现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真正成为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理论武器,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旺盛生命力。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定位,离不开辩证的、整体的、发展的思维逻辑,而且还需要宏大的、科学的历史眼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是提供现成的教条,而是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传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本真精神,是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前提。温故知新,正本清源,我们应该从宏观的角度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理论品格和理论旨趣,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贯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同时,还应该在学理层面弘扬理论思想的文化精髓与哲理意蕴,突出研究对象与理论方法的时代气息和国家特色,展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话语的独有价值和特殊魅力,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本文作者分别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