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中外思潮 > 正文

陈曙光: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

作者:武汉大学教授 陈曙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物质上要强大,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也要自觉、自信、自强。价值观上的自觉、自信、自强,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标志。

  一、每一民族、每一国家都有表征自己精神内核和独特气质的文化符号,即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国家对“自我”身份的体认,不仅仅依赖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最根本的是依赖于其坚守的文化之魂即核心价值观。正是核心价值观的独立与自信,构成了“我是谁”的身份密码。

所谓价值观自信,是指价值主体对自身价值追求的坚定信心和信仰。具体来说,价值观自信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指民族国家对自身价值追求的准确把握和执着坚守,二是指人们对社会主导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实践,两者本质相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标志。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缺乏价值观自信的民族终将沦落为失去根基、“失魂落魄”的民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国如果缺乏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那么,中国道路就是不确定的,中国特色就是模糊的,中国梦就是残缺的,中国就无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清晰地界定“我是谁”,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就无法清晰地显现“自我”的独特性。

价值观自信是道路自信的另一种表达。价值理念是发展道路的内核,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核心价值观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价值表达,贯穿于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之中。因此,价值观自信也就具体地体现为对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自信。进言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外化和具体呈现。

  二、价值观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最硬”的软实力

价值观自信关系到能否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是应对多元价值侵袭、重建当代价值体系的基本依靠。每个国家,现代化是相似的,却各有各的现代性。中国的现代化貌似“很西方”,实际上却“非常中国”。国与国的不同,关键不在于“硬件”,而在于“软件”,即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一个缺乏价值自信的民族,必将失去“精神自我”,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生长于5000多年文明沃土上的古老国度,中国不能成为一个物质崛起、精神塌陷的“跛脚国家”,更不能成为失去精神追求甚至是依附于西方的附庸国家。

价值观自信关系到能否凝聚起全国人民的目标和意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什么来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归根结底靠共同的价值信仰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涉到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才能坚定不移地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宣示了当代中国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凝聚了13亿多中国人的价值共识。价值观自信是当代中国最强的“黏合剂”,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信仰足以撑起整个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足以筑起无坚不摧的思想长城,足以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独立性   价值观   陈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