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将是全球经济调整最关键的一年。世界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各自为阵、以邻为壑、转嫁矛盾所带来的负外溢效应,正在增大全球经济调整风险。各国经济只有同舟共济、增强合作,才可能共渡难关。
【关键词】全球经济 调整 风险 【中图分类号】F112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的世界经济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主题词:
“低迷”。首先是全球经济缺少活力、动力和长期增长潜力。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3.1%,低于201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其次,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形势很差。据WTO的数据,按美元计算,2015年前10个月,全球出口值下降的幅度超过了11%,其中美国下降了6.5%,欧盟下降了13.2%,日本下降了9.5%;中国仅下降2.5%,成为优等生。再次,2015年全球直接投资规模仍低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2007年为1.88万亿美元,2015年预计为1.7万亿美元。
“分化”。首先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明显的分化。从2009年的“双数”增长(欧美发达国家受危机重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受危机影响相对小),转为后来的“倒双数”增长(欧美经济逐步走出衰退或走向复苏,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明显减速)。其次,美国与欧日之间、中印与俄巴之间、韩新与港台之间,不同的国际分工、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在世界经济大调整、大动荡、大重组时期呈现出迥异的经济表现。再次,世界三大生产网络也开始出现分化。预计2015年东亚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地区,2017年欧洲将成为资本净流入地区,2019年北美将成为资本净流入地区。
“不确定性”。首先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会增大不确定性风险。2016年,油价进一步下跌,将可能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的最大风险。其次是全球金融波动会增大不确定性风险。2016年开年以来,全球经济前景预期不乐观以及全球主要央行利率政策调整不同步,都进一步加剧了世界主要货币汇率、资金流动和股市的不稳定性波动,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再次是全球有效需求不足明显增大的不确定性风险。目前,人们越来越担心全球性通缩风险。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主要货币事实上存在贬值竞争,都在加剧全球经济新一轮失衡。
世界主要经济体各自为阵,增大负外溢风险
2016年将是全球经济调整最关键的一年。世界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各自为阵、以邻为壑、转嫁矛盾所带来的负外溢效应正在增大全球经济调整风险。
首先,各经济体面对的经济问题很不相同。如美国要解决1990年以来逐步积累下来的经济空心化、虚拟化、泡沫化的深层次问题,重塑全球领导力;欧、日则试图摆脱各自所面临的通缩风险、债务负担和增长乏力等长期增长困境;俄罗斯、巴西、南非等资源出口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缓解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全球有效需求萎缩、美元升值等带来的外部冲击;美元债务重的经济体要努力化解或摆脱美元升值、资本外流、美元债务负担急剧上升所带来的债务危机风险。
其次,各经济体采取的应对策略很不相同。美国针对本国经济问题所采取的应对策略,短期是启动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并最早退出,进入加息周期;中期采取重振制造业战略、促进出口翻番战略和鼓励创新战略;长期则是推动了以TPP、TTIP为代表的全球经贸规则变局。日本实施包括负利率货币政策在内的安倍“三支箭”经济振兴计划。欧盟所采取的财政紧缩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通胀率仍低于预期,因此继续加大量化宽松政策力度刺激经济复苏。中国采取的应对策略,短期是实施宏观稳定性措施,中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期启动“一带一路”战略。
再次,各经济体宏观政策的外溢效应很不相同。美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全球套汇套利资本泛滥,造成一些原本经济基本面较健康的国家货币大幅升值,资产泡沫泛起,信贷规模扩张。一旦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并转向加息周期,资本大量流向美国,对这些国家势必产生巨大冲击。多数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面对三大外溢冲击:一是全球央行采取的负利率货币政策与全球流动性收紧并存的外溢冲击;二是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贸易投资保护并存的外溢冲击;三是短期有效需求不足与长期供给潜力不足并存的外溢冲击。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巨大调整压力,甚至被迫用债务、货币、金融危机的方式加以出清。
要增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共渡难关
2016年,全球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取向面临两难选择:
首先,全球需求管理能力严重不足。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七年,美、日、欧的财政状况仍未能真正摆脱困境,无力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而依靠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甚至负利率政策,本质上是在透支未来的支出。在这种情况下,量化宽松的功能实质上是创造外需。其结果是,谁刺激有效需求,谁就可能被动承接全球经济泡沫,为世界其他国家创造外需。当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之日,也可能是这个国家经济走向衰退之时。同样,金砖国家也很难实施有效的需求管理政策。俄罗斯、巴西、南非正在经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严重冲击,货币急剧贬值、经济增速显著下滑、美元债务负担快速增加。中、印虽然分别是全球第一、第三能源消费大国,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受益,但中国正在承受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经济减速等外部冲击的考验,印度经济腾飞仍受到基础设施薄弱、制造业比重低且配套差、投资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制约,短期难以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其次,全球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明显上升。美国重振制造业是采用对海外投资征税、鼓励海外投资撤资、对外转嫁矛盾等方式实现的。美国采取的TPP和TTIP自由贸易区策略,其结果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四分五裂、全球化退潮和全球贸易形势急剧恶化。欧元区、日本试图靠货币政策来实现结构性复苏是远远不够的,但推动以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减少结构性失业、恢复经济活力为目标的改革举措则举步维艰。我国目前采取的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但政策的综合效应是紧缩性质的。
再次,只有同舟共济、增强合作才可能共渡难关。一是建议东西方、南北方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其核心是世界主要国家愿意采取从本国经济看并不是最有利最迫切,但从全球经济看却是最迫切最需要的全球宏观政策协调行动。如美国应放缓加息进程,转向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构建更加开放的多边规则体系;欧盟、日本应放缓采取负利率货币政策,转向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包容的开放政策;中国应采取汇率稳定、货币宽松、财政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举的政策组合。二是建议全球主要国家要负起责任来,避免货币贬值竞争,减少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增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和协调。事实上,人民币汇率无论升值还是贬值,都承担着大国责任。过去人民币升值发挥着全球货币稳定的“锚”的作用,而现在盯住一揽子货币,对美元适度贬值,对欧元日元适度升值,仍然发挥的是全球货币稳定的“锚”的功能。三是建议有合作意愿的各经济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融投资合作,携手开拓全方位国际合作新疆域。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参考文献】
①《美联储加息对我国不利影响有限》,《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8日05版。
责编/张寒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