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焦裕禄治理兰考经验的当代借鉴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这一段话蕴含着了一个重大判断:市(县)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基本单元。“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特别强调:“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因此,研究焦裕禄在兰考475天的言和行,研究他充分发动人民治灾治穷、从根本上改变兰考面貌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全面推进县域治理工作,推动基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践行焦裕禄精神,在当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治理的人民性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紧紧依靠人民治理兰考,这一点在焦裕禄的治理活动中最具示范性。

焦裕禄于1962年12月担任兰考县委书记,1964年5月逝世,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他对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面对面向群众请教、同群众商量。到兰考的第六天,他夜访老饲养员,请教改变兰考面貌的主意,汲取了“种泡桐树挡风压沙”的建议,分析了种泡桐的五大有利条件和好处,在随后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上,老饲养员的建议被上升为县委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的重大决策。他听说有群众用胶泥封坟头,坟几年一直没被风沙吹动,从中受到启发:一个人一早上封一个坟,十几万人用一到三年,大部分沙丘都可用淤泥封住,再栽上树、种上草,沙丘就会变成风景,他要求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并在全县推广。焦裕禄调研时看到一块麦子长得特别好,就问这个生产队队长用的啥好办法,队长说:“这块地我们深翻了一遍,把盐碱压到底下种上了麦子。”他听后嘱咐身边干部:“记住,深翻压碱,这个办法好,值得推广。”全县除“三害”的规划,都是群众一条一条、一项一项讨论通过,一级一级报党委批准的。焦裕禄就是这样把群众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整理,部署下去,再集中起来,再部署下去,在群众中不断循环,把规划变为现实。他带头到基层蹲点,特别是一项新的工作开始时,真正蹲下来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坚持进行面对面的领导,亲自发现先进典型,总结其经验。“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愚公移山的决心,蚕吃桑叶的办法”等简短透彻的治理心得,都是焦裕禄对基层创造及群众智慧的提炼和升华。

一个好的县委书记,应该是基层群众忠实执着的询问者、倾听者、观察者,应该是先进典型的发现者、集中者、推广者,应该是身入心通的劳动者、参与者、引路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总书记的话可以作为焦裕禄治理兰考实践的一个最好解读。

治理的科学性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兰考,县域治理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灾害治理。焦裕禄治灾既有决心,更讲科学,他开创的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的路子,时至今日仍然是生态治理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

一是科学的态度。兰考县历年来的致命灾害是风沙、盐碱、内涝。焦裕禄提出要彻底根治“三害”,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掂一掂它的分量,获取第一手资料,再作出判断和部署。为此,他组织“三害”调查队,历时100多天,跋涉5000余里,跑遍了全县各个角落,完成了对全县所有沙、碱、涝面积、分布情况及对农作物危害程度的勘察测量,摸清了兰考“三害”的底子和分量。为调查内涝情况,他冒着大雨、趟着洪水研究积水面积和自然流向,并画出一张张草图。对重要河道的流域范围、排水能力、河道比降、治理情况和阻水工程的阻水程度、拆除情况都进行了认真询问、勘察。为调查盐碱情况,他总是用嘴品尝盐碱成分,常说:“用舌头一舔,咸的是盐,凉的是硝,又骚、又辣、又苦的是马尿碱。”为调查风沙情况,他在风沙最大时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并总结其八大危害:毁坏庄稼、灭村绝户、塞门埋墙、拔树倒房、封路断道、填井堵河、伤人害畜、拆坟掘墓。这种科学的态度让焦裕禄真正掌握了“三害”的规律,为最终根治“三害”奠定了基础。

二是科学的方法。焦裕禄曾经给工作人员面授了一个治理“三害”的总结提纲,我们从中可以窥见他不仅仅是具备科学精神,还十分注重运用科学方法。“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效果良好”,这是治沙的方法;“夏秋两季观察,冬春干燥治理,再观察,再治理,观察治理相结合”,这是治水的方法;“翻淤压碱,开沟淋碱,打埂躲碱,台田试种,引进耐碱作物”,这是治碱的方法。焦裕禄治“三害”的做法与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要求十分契合,给予我们重要启示。

治理的全域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焦裕禄的足迹遍布全县域,治理活动也覆盖了整个县域、各个领域。

一是全面治理与重点治理结合。焦裕禄全面治理的意识非常强:“全县要全面治理,栽好树、控好沙、治好碱,做好春耕生产准备”,“先堵风口,后治一般,有点有面,全面治理”,“必须全面勘察,统一规划,疏通河道,及时排泄,分期、分批、分级治理”,等等。他的治理活动涉及治沙、治水、治碱、治虫、治土、治坑等方方面面。例如,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坑塘,他组织力量对全县所有坑塘进行勘察丈量,把握积水情况和群众历年利用的经验,因地制宜地订出养鱼、种藕或栽培苇蒲的规划。当然,治“三害”是重中之重,他将主要精力倾注于此。在治理“三害”过程中,又找出了水害是主要矛盾。焦裕禄真正做到了全覆盖与抓重点紧密结合。

二是思想病害与自然灾害同治。焦裕禄上任伊始,通过与县委班子成员谈话,认识到要改变兰考面貌,关键在干部,“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除掉兰考的灾害,首先要除掉思想上的病害,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思想观念的转变,必须改变县委一班人的精神状态”,“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他严厉批评干部身上的中游思想,“这不是干革命,是混革命”,要求及时纠正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上的“十多十少”、“五个跟不上问题”。他亲自起草的共产党员和干部“十不准”,直到今天仍然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三是治灾与治穷统筹。治灾是为了治穷,治理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有文娱活动。焦裕禄说:“要通过种花生摘穷帽,通过改造盐碱找钱花,尽快除掉‘三害’,真正把我们的沙丘变成摇钱树,盐碱地变成聚宝盆。”尽早摘掉兰考贫穷的帽子,必须尽早摘掉灾区的帽子。“只要我们领着干,事事依靠群众,‘灾帽’一定能摘掉。”他以革命者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干加巧干,与灾害作斗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十分注重在生产中扶持贫下中农,帮助他们在房前屋后、地头、地边种植经济作物,增加经济收入。鼓励支持泡桐包管试点,实现收入由集体、个人按比例分成,在他看来,“泡桐是个摇钱树,在兰考发展泡桐是造林之本、林业之帅”。

治理的持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干了一年多时间,但做的都是谋划长远、打基础的事情,不是急就章。”他治理兰考,既治标,更治本,确保可持续。焦裕禄要求:“把群众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教育群众不要因为贪图眼前利益去破坏长远利益。”兰考灾民外出要饭问题严重,焦裕禄曾说:“我们制止灾民外流,不能光靠扬汤止沸;扬汤止沸是暂时的,是治标的办法。要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才是治本的办法。我们要摘掉灾区帽子,光靠国家救济是不行的,必须找出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的措施和办法。”他认为“兰考种泡桐树是百年大计,是基本建设,是改变兰考面貌的重要一环”,因而竭尽全力开展育苗造林运动。他治理水害,以疏为主,致力恢复水的自然流系,坚持“上下游兼顾,不使水害搬家”,充分考虑邻县、邻省的利益。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是一心一意想着为党和人民干点实事,没有丝毫找一块跳板、找一个台阶、干临时工的念头,他的治理活动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他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有一种宽阔胸怀的建功立业思想:“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是真正把国家治理从制度变为区域实践的人,是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变为自觉行动的人。从本质上讲,我们的政治制度和干部体制能保障县域治理的可持续性。对每一名县委书记来说,只要记住自己是中国共产党的县委书记,是党派来当县委书记,就会自觉地对党和人民负责,就会自觉地考虑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就不会有临时工思想,不会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

焦裕禄堪称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圣贤人物。他在兰考的治理实践,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是一个经典案例,从县域治理的角度看,是一个标准示范。研究焦裕禄治理兰考的示范性,对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旗)委书记都能像焦裕禄治理兰考那样治理县域,如果每一个县(市区旗)都能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落实好,做到强县和富民统一、改革和发展结合、城镇和乡村贯通,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本文作者为中共鄂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焦裕禄   兰考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