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老有所依: 公众养老的需求侧与供给侧(3)

家庭特征影响养老模式选择

子女数量越多,意味着家庭经济供养的来源越多,受到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越大,不难想象选择家庭养老的可能性会越大,选择社会化养老与自我养老的比例也会较低。同时,子女性别可能对受访者选择养老模式形成一定的影响。调查显示,拥有女儿的家庭在社会化养老和自我养老模式选择比例上高于没有女儿的家庭,对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也低于后者。

随着家庭房产数量的增加,受访者选择自我养老模式的意愿在增强。这主要得益于房产给受访者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房产收益成为受访者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受关注的“以房养老”也与房产相关,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以房养老模式被视为是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认知特征影响养老模式选择

对社会保障体系下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越高,表明受访者对各种养老模式的利弊认识更加清楚。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受访者选择社会化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模式的比例更大。调查发现,随着受访者对商业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增加,受访者选择社会化养老与居家养老的比例在逐渐增加。商业保险的认知度越高,受访者越倾向于选择非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度越高,受访者却越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模式。

孝与敬是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内容和特征。对养老文化的认知,反映了受访者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依赖程度。调查显示,随着受访者养老文化认知程度增加,对家庭养老模式的选择比例逐步上升,同时对社会化养老模式的选择比例在逐步降低。这说明了对养老文化的认知越深刻,家庭养老模式越深得人心。

养老供给分析

养老服务机构

社区服务机构是承担我国养老服务职能的重要场所,包括设立的社区服务指导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其他社区服务机构。这些社区服务机构承担了面向老人及其家庭的商品递送、医疗保健、家庭保洁、日间照料、陪伴服务等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施和突出综合服务的职能。同时,社区服务机构也包括党员活动室、就业保障网络、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爱心超市”、社区捐助接收站点、警务站(室)、老年活动室、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场所等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机构。

在社区服务机构中,2009年,我国老年人与残疾人服务机构约有39671个,到2012年,这一机构数达到44304个,从2009年至2012年,关于老年人与残疾人服务机构数的增幅为11.68%。就专门的养老机构而言,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养老机构从2009年的5291个增加至6464个,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从2009年的31286个增加至32787个,增幅分别为22.17%和4.80%。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增幅远远低于城市养老服务机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老年人社会服务机构的数量历年来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但与这些机构数量的供给数量相比,老年人口数量同时也在快速的增加。如果算上残疾人,2013年在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中,老年人与残疾人的床位数达493.9万张,而这一数值在2004年之前仅为139.5万张,10年的增幅达到254%(见图1)。如果考虑老年人口的数量,200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9857万人,即每万人拥有的床位约为141张,到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13199万人,即每万人拥有的床位约为374张。这已经切实说明了相对于老年人口增长,社会服务的供给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保证社会服务的供给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相协调,是应对当前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

老4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本文导航
责任编辑:赵鑫洋
标签: 公众养老   需求侧   供给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