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对15个副省级城市GDP健康度的测评及排名(2016)(2)

第一区间:经济增长普遍具有高稳定性,但多数城市经济增长均速相对较低

广州、成都、武汉、青岛、哈尔滨的GDP健康度得分在15个城市中依次列前5位。比较分析发现,这主要得益于5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015年的四个季度中,5个城市经济增长的稳定度在15个城市中分列1、2、5、3、7位。尤其是广州市,在15个城市中表现得最为抢眼。

广州:按广州市统计局初步核算的数据,2015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6.9%)和广东全省(8.0%);比前三季度(8.3%)、上半年(8.1%)、一季度(7.5%)分别提高0.1个、0.3个和0.9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从三次产业上看,2015年,广州市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28.09亿元、5786.21亿元和12086.11亿元,分别增长2.5%、6.8%和9.5%。三次产业结构为1.26:31.97:66.77,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同期(65.22%)提高1.5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6%,首度超过七成。

从三大需求看,广州市经济增长水平之所以保持较高的平稳性,与在中国经济整体经历新旧动力转换的背景下,该市投资、消费、贸易三个方面依旧保持同步推进密不可分。首先,2015年,广州市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5.95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市15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209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势强劲,民间投资活跃,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快。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51.7%,带动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工业投资754.78亿元,增长10.2%。民间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为2397.76亿元和2137.59亿元,分别增长35.8%和17.7%,增速分别高于全市投资25.2个和7.1个百分点。其次,消费保持畅旺。2015年,广州市推进重点商圈升级改造,巩固提升批发市场、百货商场等传统业态,积极培育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消费集聚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2.96亿元,同比增长11.0%,增幅高于全国(10.7%)和全省(10.1%)。再次,对外贸易取得突破。2015年,广州市利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保税物流等新业态,外贸实现创新发展。全市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8306.41亿元,增长3.5%,增幅高于全国(-7.0%)和全省(-3.9%)。目前,广州市跨境电商企业已达777家,其中电商企业630家、物流企业112家、支付企业35家;

成及在建11个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跨境电商园区,为未来对外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扎实基础。

而从经济增长均速来看,武汉在15个城市中排在第5位,在第一区间5个副省级城市里表现得最为抢眼,广州则在15个城市中位列第6。

武汉: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武汉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多项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量跨越、质效提升,位次前移”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905.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8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981.5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5564.25亿元,增长9.6%。人均生产总值104132元,增长6.8%。2015年,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3:45.7:51.0,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是“十二五”期间占比最高的年份。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35.65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3个百分点。

武汉市统计局副巡视员应小莉介绍,武汉市在全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而且是一个健康的增长,有质量的增长。虽然在2015年,武汉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是近10年来较低水平,但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武汉市仍位居前列。

相比之下,哈尔滨和成都经济增长均速相对较低,在15个城市中分列8、9位,为此,对于这两个城市,未来应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结合自身区位等优势,寻找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此前开展的测评显示,2014年,青岛市GDP健康度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首位,其中增长均速位列第8,增长稳定度位列第1。在2015年度,青岛市的GDP增量达到9300亿,被认为是有望下一座GDP总量突破“万亿”的城市。然而在2015年,虽然青岛市经济增长的稳定度排名依然位列三甲,但是增长均速却下滑两个位次(由第8至第10)。因此,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青岛市应在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过程中,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山东省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结合本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来综合施策,以此保证经济运行更加平稳。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本文导航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副省级城市   GDP健康度   测评   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