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承前启后、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其价值观发展程度是衡量我国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应运用崭新的视角,辩证的思考以及理性的审视,不断在重点领域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抓手,这也是进一步开展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必然。文章主要围绕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必要性、遵循原则以及提高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校学生 价值观教育 挑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青年的社会价值观决定其价值取向,人生将从这一刻就此起步。”①发展的方向和改革的成败,正是基于高校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群体,因此加强对其价值观的塑造和培育则显得尤为紧要和迫切。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脱节以及家庭伦理关系衰微等带来的巨大挑战,都要求我们对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辩证的思考,理性的审视。笔者主要围绕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遵循原则及其教育有效性的提升这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提升主动性、把握针对性、突出实效性。
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构建现代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重要保证。从价值观的地位角度讲,主导价值观,即居于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的主导地位,其思想意味着社会价值体系的发展方向,并发挥着导向和凝聚的功能。当前,我国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并存的社会,在这一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其目的即是指导他们如何准确甄别价值观,以及形成该群体能主动接受的主导价值观。
学生个体开始按照个人成长的目的、目标和价值观念进行着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学生个体成为价值观念的主体人之后,自主性大大增强;学生个体价值观趋向发散状,往往表现为对立和冲突。这不仅表现在学生个体和群体之间,还表现在学生个体的不同时间阶段,价值取向也表现不同;对反应高校学生自身利益要求的主导价值观相对缺乏。尤其是在社会快速转型期,高校学生价值观来源途径也呈多样化态势,进而导致其形成与传统教育方式的错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心声和表现,这一精神体现不仅能够为时代的选择提供价值准绳,而且还代表着社会发展的精神水平,是时代追求与社会需要融于一体的理念范畴。这一理念范畴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重大:一方面,为时代的选择设定了价值准绳,另一方面将社会发展统一到需要追求下,并基于此奋斗不止。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开展价值观教育,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生价值观,即是要提供一种核心价值和功效的价值观,且通过该种价值观将大学生的精神和行为整饬为一整体,进而推动其全面发展。
价值观教育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即丰富主体的精神世界、提升其精神境界,简言之其培养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在我国,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之处在于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学生价值观发展这一本质。当前,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加强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全面实施“四个全面”的时代潮流,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较强的学习力、创新力、实践力一流建设者的必然要求。大学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教育效果明显。因此,“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帮助他们在精神层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其抵制消极思潮的侵袭,对保证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大业,具有一定的划时代意义。”②
对当代高校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客观审视。每一代人都是被所处时代塑造的,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自身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思想特点。当代高校学生是在社会思潮多元并起及社会大转型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其群体特性与个体性格已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突出表现为思想活跃、独立性强、思想和行为选择多样化,且个体之间的差异显著,特别是他们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思想行为越来越呈现出多元与层级性的特征。
他们的正面思想特点表现:追求支配行为中的自主决策权、追求生活中自强自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自我价值实现、具有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多样性。他们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真理,能对现实社会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并选择。通过对高校学生在历次重大事件中的表现,可以深刻感受到当代高校学生身上的担当感、信任度和希望寄托。……当然,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中的部分成员在理想信念、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了偏离社会主流的现象。鉴于此,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应在摸清其思想特征及尊重其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全面认识每个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思维习惯及认知能力,全面引领大学生在多元中把握主导、在多样中辨识主流、在多变中坚持方向,不断提升大学生价值认识力、判断力、选择力和行动力。
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这一原则表现为其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有明确的方向,即具有坚定而明确的政治方向,突出其教育的立场。比如在现实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违反了教育的方向性原则。例如,有的教育工作者主张将“一切朝金钱看”作为主要的人生追求前提;有的教育工作者主张“将个人奋斗目标作为唯一的目标”。客观上,这些教育存在方向性的误导,将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方向,这样的价值观念和变化,其实质就失去了正确的教育方向。
科学性原则。对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提出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研究能进一步展现出系统性、理论性、层次性,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在开展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客观冷静、理性的分析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途径,要做深入浅出的实证分析。在此,必须要认真鉴别符合高校学生成长需要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即符合其身心发展的内容才能加以考虑和选择,否则应当予以剔除。同时,要从研究的视角来开展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使其内容需具有研究和教育的价值,避免泛化价值观教育的举措,要力争做到“精、准、全”。
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与时俱进地拓展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新载体等新路径,不断提高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际教育效果,是塑造高校学生价值观的重中之重。作为特定的教育对象—高校学生,其群体内部也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学生群体处于不同的状态(先进的、中间的、落后的群体),这需要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的针对性。针对性的目标就是实效性。从这个视角看,凡是对教育对象产生积极实效的就是价值观教育需要的内容,反之就是不应纳入研究的内容。坚持“贴近学生、实际与生活”的原则,是增强其价值观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特定规范。“三贴近”角度不同,侧重点相异,共同点都强调了价值观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做到密切联系高校学生。
连续性和稳定性原则。从教育目的角度分析,价值观教育是为了提升高校学生的价值理念与德育水准,这种育人行为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只有具有稳定性的教育才能使高校学生相信并接受这种教育,所以,连续性和稳定性原则应贯穿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之中,这有助于对其进行长期教育,以避免教育内容的临时更变。一般说来,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调整和变动是正常的,这主要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实际推动的结果。但是这种调整和变化需要有一贯的稳定性,倘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得以确定,教育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政治和经济体制变革非常急剧,更加需要我们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原则,特别是要保持教育内容一贯性及稳定性。
提升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客观上,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开展价值观教育,既是一项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教育发展战略。所以,提升这一教育的有效性,要遵循中央文件的要求,厘清思路、抓住重点,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其有效性。鉴于此,要做好四个结合,才能真正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开展积极有效的价值观教育。
科学灌输与自我构建相结合。在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灌输是历史经验,是基本原则,更是一种有实效性的方法。马克思曾指出:“理论说服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③所以,“说服人”,即做人的思想工作,其科学的灌输教育是起点。教育工作者进行价值观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不断且持续地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科学灌输,从而提高其思想和认识。这一过程即是灌输教育,是一种在高校学生认知特征和接受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灌输与自我构建的相结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西方国家各种思潮也随之而来,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即运用现代化的途径、启发性且富有艺术性的灌输方法,将深奥的价值理论与高校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教育者开展科学的灌输,对高校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疏通和引导,进而对他们的观念、行为等选择起到引导和决定的功效。在此,可以尝试以主导价值观来影响高校学生,使他们对此形成高度的认同,促进其将内化的价值观外化于行,从而形成特定的价值分析能力,最终使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在不同层面上产生质的飞跃。鉴于此,正确处理好理论灌输与学生个体自我构建的关系,是提升高校学生教育观水平的重要前提。
科学世界的价值观教育与生活世界的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人生活的世界通常可分为科学与生活两种世界,如果科学世界代替生活世界并使其消没,这时科学危机即会产生,而重回生活世界,这一危机也会随之消失,这就是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了提升主体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通常需要以生活世界为中心,使其价值观教育立足日常生活,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价值观教育的对象是高校学生,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哲学的人学研究无疑会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人学的理论基础。基于生活世界的主体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丰润土壤,而这一教育重回生活世界,其意义显著。
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环节要向现实环节回归。作为我们所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向高校学生讲授的仅仅是价值观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而掌握这些原理和知识并不能使一个人具有相对应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机械单一地要求学生按照传统的理论灌输以达到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是难以实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客观而言,只有从生活世界的视角,来进行价值观教,才能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以此观点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地评估学校教育在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发挥,要将除知识教学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利用。
价值观教育从高校教育体系向社会全体生活回归。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情,它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政府、社会、家庭、媒介都对其负有责任。而从高校教育体系向社会全体生活回归,将为学生群体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而这也是其价值观教育的本质特征反映,即价值观教育源于社会生活,且融于其中。
价值观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前提是要明细科学和生活两种世界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社会革新和改造,从本质上使高校学生基于自身的社会生活,促进其价值观教育回归于生活世界。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整个生活世界的价值观教育的提高与完善,则必须依靠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鉴于此,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开展具体的价值观教育,需要将其生活实际与科学世界的价值观紧密联系,并使这一教育的理念深入学生内心,由此形成高度认同,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价值观教育工作的要义,就是要将教育理论转变为实际可操作的教育方法,去抽象化,综合科学理论与形象案例来教育学生。因此,贴近实际、生活与高校学生的“三贴近”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根本途径,这是增强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工作时效性的基本方法。
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从学生当前的思想实际出发,将其与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基于事实,加强说理教育,特别是用学生熟悉的语境、语言、方式来开展他们的价值观教育。要积极推动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体系创新,将讲真话与实话结合起来,减少形式主义的讲话;“要多讲有据有实,情理相融的‘家常话’,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活泼生动。”④要关注与高校学生紧密联系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采用他们认同和习惯的方式方法,加强理论灌输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升其价值观教育话语体系的影响。
正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正面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方法中的主流之法。而对高校学生群体坚持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基于理论教育的特点,对其进行正面引导,促进他们吸纳积极因素。
“坚持正面教育,是绝大多数受教育者主体得以体现的重要形式,有助于促进他们乐于接受教育,且为当前高校马列理论公共课的教育提供动力。”⑤当前高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除了教育者的公开教育,还包括他们的自我教育。即,这一教育应引导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且在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而这也是教育民主与平等的重要体现。事实上,高校学生具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这也决定了他们在价值观教育中不是消极被动地参与,而是发挥着自己的能动性,主动接受教育的同时,还会用批判的思维进行吸收,并适时地进行自我批评。
(作者为南京理工大学工会副研究员;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专项课题,项目编号:DSKT14005)
【注释】
①杨林香:“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解析爱国主义的结合点—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第45页。
②崔海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江苏高教》,2010年第5期,第11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④田建国:“也谈高校德育工作科学化”,《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10期,第12页。
⑤张新:“中国共产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第44页。
责编 /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