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国家旅游局出版的《中国旅游财务信息年鉴》为基础数据,分析了各旅游企业的经营效益、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在各项指标的表现上具有很大差异。旅游集团和旅游景区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强;其他旅游企业各方面能力次之;旅行社虽然净资产报酬率和资产营运能力较强,但整体盈利水平偏低;旅游饭店各方面的表现都不理想。
【关键词】旅游企业 运营效益 结构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企业规模、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净值总量都实现了很大增长,已经形成了大数量、大市场、大发展的态势。但各旅游企业之间也出现了发展不均衡、运营效益日趋差异化的现象。根据旅游企业的经营范围,研究将所有旅游企业划分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集团、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通过对各类旅游企业运营效益及结构的分析,深入探讨发展的现状以及差异, 挖掘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为旅游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监督、投资者、政府及各方利益相关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推进旅游业管理深化,引导旅游企业健康发展。
文献述评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我国目前对旅游企业运营效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上市公司。研究主要是以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年报数据为基础,对其经营业绩、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进行研究。
分析方法从最初选择一些基础财务数据或者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分析,发展到以财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本文将研究对象从以往主要研究综合类、景点类和酒店类3大类旅游企业扩大到全部旅游企业,数据来源于国家旅游局出版的《中国旅游财务信息年鉴》(2012)(2013),分析指标除了包含一般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的指标外,增加了人均增加值和人均财政贡献指标。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研究对象覆盖面广、涵盖的指标数据全,是国内较早系统使用该官方数据对旅游企业运营效益及结构进行分析的研究。
旅游企业运营效益及结构分析
分析旅游企业运营效益及结构是从运营效益的角度探讨彼此的构成及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对于明确旅游产业的运营特质、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企业财务效益及结构。表1给出了各旅游企业2011~2012年财务效益状况。从各项指标综合来看,旅游企业2012年的盈利水平与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其中,旅游集团和旅游景区的盈利能力强于饭店、旅行社和其他旅游企业。
QQ截图20160322160842
表1:2011~2012年中国旅游企业财务效益状况(单位:%)
由表1可知,2012年旅游集团的各项财务效益指标中,除了净资产收益率外,其它指标都逆势上扬。相对于单一旅游企业,旅游集团在资产规模、产品结构、资金实力、资源整合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旅游集团的综合盈利能力要高于旅游景点和旅游饭店,财务效益状况最好。
旅游景区由于拥有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产品呈现比较强的差异性,同质性差使得彼此的竞争相对比较小,加之政府对一些旅游景区的扶持发展,因此能够获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收益,综合盈利能力较强。
旅行社由于产品同质化明显、进入壁垒较低、竞争激烈等原因,盈利空间不断缩小,盈利水平在行业中较差,这一点通过营业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两个指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即可看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旅行社数量庞大,而且旅行社又属于轻资产行业,资产规模小,净资产少,其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较高。
旅游饭店的综合盈利能力较弱。2012年度的盈利能力更是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处于全部旅游企业平均水平之下。这是由于随着国外酒店集团的涌入和扩张,本土酒店的增量建设,导致酒店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人工费用等成本不断提高,导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发生大幅下降。
旅游企业资产营运及结构。表2给出了2011~2012年旅游企业资产营运状况。2012年全部旅游企业资产整体运营效率基本平稳,略有下降。在资产营运方面,旅行社表现最好,旅游景区表现最差。旅行社总资产、平均流动资产总额较小,周转率较高,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优势明显,并且与2011年相比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业各项营运能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整体营运情况略差于上一年度。其他旅游企业、旅游饭店、旅游集团的资产利用效率相对较好。旅游饭店由于是重资产行业,资产规模大,其长期资产的营运能力并不突出,但是其短期资产营运能力要强于旅游集团、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由于拥有垄断性资源,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定价能力较强,导致其在盈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自身资产管理能力较为薄弱,资产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而旅游景区的资产运营效率最低。
QQ截图20160322160903
表2:2011~2012年中国旅游企业资产营运状况(单位:次)
说明:2011和2012年的旅行社存货周转率数据缺失。
旅游企业偿债能力结构。表3给出了2011~2012年旅游企业偿债能力状况。从各项指标综合来看,2012年全部旅游企业的偿债能力都有所增强。旅行社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产适合率虽然2012年与2011年相比有所降低,但从整体来看,这两个指标仍然是最高的。说明旅行社较多地利用了负债方式获得资金,虽然对长期资产的保障较高,但同时融资成本也较高,长期债务的偿债风险也较大;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行业中也是最高的,说明旅行社由于收入规模较大,资金较为充足,资金流动性好,短期偿债能力最强。2012年旅游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而长期资产适合率有所提升,说明旅游集团的投资规模在扩大,资金雄厚,表现出良好的债务偿还能力。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低,其他偿债能力状况指标也较为合理,反映出其资源配置结构较为合理,表现出良好的债务偿还能力。而在行业中,旅游饭店的债务偿还能力相对较弱。
QQ截图20160322160915
表3:2011~2012年中国旅游企业偿债能力状况(单位:%)
旅游企业发展能力结构。表4给出了2011~2012年旅游企业发展能力状况。从各项指标可以看出,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2012年全部旅游企业整体增速放缓,经营规模总量的扩张程度有所减慢。其中,除了旅游集团显示了强劲的增长趋势外,旅行社、旅游景区及其他旅游企业的销售增长率虽然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但与2011年相比都有所下降。而旅游饭店的销售增长率则出现迅速下滑,尤其是五星级饭店的销售增长率降到了较低的水平。
QQ截图20160322160922
表4:2011~2012年中国旅游企业发展能力状况(单位:%)
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较快增长,但是增速有所放缓;而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影响,入境游人数有所降低,因此我国旅游企业整体增速放缓,销售增长率都不理想。只有旅游集团的销售增长率持续攀升,其他旅游企业销售增长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旅游饭店的销售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大。旅游集团由于在资产规模、产品竞争实力、资金规模方面都拥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在旅游企业整体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旅行社、旅游景区、其他旅游企业的销售增长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旅游饭店的快速扩张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带来了酒店卫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2012年旅游饭店出租率出现下滑,饭店产品销售平均价格下降,最终导致销售增长率大幅下跌。
旅游企业创造价值和财政贡献能力。旅游行业增加值指旅游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向游客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创造的增加价值,反映了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按统计口径,增加值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旅游行业财政贡献是旅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过程中所创造的财政贡献,反映了企业向国家纳税的能力。按统计口径,财政贡献是企业各项税费之和。表5给出了2011~2012年旅游企业创造价值和财政贡献能力。
QQ截图20160322160931
表5:2011~2012年中国旅游企业创造价值和财政贡献能力
由表5可知,2012年度,全国旅游行业和各类旅游企业的人均增加值和人均财政贡献都有所提高。反映了旅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以及其为人民群众服务能力的提高。其中其他旅游企业的人均增加值和人均财政贡献率的增长率最高,其次是星级饭店。其他旅游企业的人均增加值的增长率达到33.60%,人均财政贡献率的增长率达到64.46%,其社会贡献能力明显加强。
旅游景区、旅游集团和其他旅游企业的人均增加值高于全国旅游行业的平均水平,旅游集团和其他旅游企业的人均财政贡献高于全国旅游行业的平均水平,是旅游行业服务国民经济,创造社会价值的主体,其中旅游集团创造社会价值最多。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旅游企业各指标的分析可知,不同类型旅游企业运营能力和效益具有很大差异,发展极不平衡。总体来看,2012年度,虽然旅游企业营业收入继续增长,但利润总额出现了下滑,旅游企业整体盈利状况有所下降;旅游企业发展增速放缓,其中旅游饭店的增速下滑最为明显;在资产规模继续扩大的情况下,旅游企业的资产运营正常,营运能力较为稳定,其中旅行社表现较为突出,旅游饭店的资产营运能力略有下降;旅游企业整体偿债能力保持稳定,短期偿债能力略有增强。为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的经营效益,释放产业综合功能,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一是培育大型旅游集团。旅游集团在资产规模、产品结构、资源整合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旅游集团的综合盈利能力要高于单体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饭店,财务效益状况最好。因此,应坚持培育主业清晰、发展路径明确,竞争优势明显的大型旅游集团。在此基础上打造优势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旅游景区业进行管理转型和产品升级。旅游景区是产生旅游需求的“火车头”,但中国旅游景区的宏观管理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还有一些景区经营权属于大型企业,整个行业呈现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经营局面。旅游景区虽然拥有优质资源,但其资产运营的指标在行业中最低。不过,盈利企业的比重以及收入利润率与旅行社和酒店相比,相对是比较高的,因此旅游景区具有吸引开发投资的明显优势。景区未来除了要从管理模式的高度进行调整和统筹,还宜采取多元化投资经营策略,同时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开发有特色的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的旅游产品,改变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和零散的旅游购物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境况,以进一步提高经营绩效。
三是旅行社业进行组织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三大社为代表的中国旅行社产业集中度不断下降,虽然在2000年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一些大型旅行社呈现出基于市场竞争基础上的规模化发展态势,但仍未改变整个行业“散、小、弱、差”的市场结构。全国旅行社业整体处于微利运行状态。旅行社升级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组织形态变革,形成一种金子塔型的组织结构布局,塔尖是少数大集团,中间是中型的专业化旅行社,基层的是绝大多数小型旅行社。通过市场结构优化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创造新的利润空间,提高整体运营效益。
四是旅游饭店业主体多元化和产品品质提升。由于饭店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导致大量投资者涌入,特别是大量存在着只满足于内部行政接待的国有饭店,即使效益不佳也难以真正退出市场,致使资源配置不合理,产品结构趋同和差异化程度不足,从而使许多饭店发生亏损、低效率运营。酒店未来应采取多种方式使国有资本较快退出,逐步降低饭店业的国有资产比重,积极培育产权多样化的市场主体以增强行业活力,同时借助外资酒店的管理和资金优势,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增进组织运营效能,从而获得较高水平的经营绩效。
(作者分别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讲师)
责编/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