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美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比较

【摘要】社交媒体的发展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方式,中美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虽然有所不同,但社会交往的需求在根本上没有发生改变。文章透过社交媒体的应用分析,揭示中美青少年应用的差异性,有利于规范我国社交媒体的运营与管理。

【关键词】中美青少年 社交媒体 社交需求

【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识码】A

社交媒体的出现,归功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被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是人们彼此用来分享生活、提出见解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社交媒体应用的主力军。中美文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差异使得青少年群体对于社交媒体的类型、功能、频率、偏好等应用也不尽相同,值得我们去关注。

美国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分析

美国是互联网的鼻祖和领军者,青少年同成年人在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上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促使美国的社交互联网公司总是不断进行自我改进来满足当今年轻人的需求。根据Edison Research和Triton Digital公司对于美国2014年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统计,普通Facebook的用户每天登陆5.6次,青少年更是高达8.2次,超过80%的美国人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在推特上获取过信息。①

美国青少年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美国社交媒体的发展从最初的文本、信息的交流到当今的以分享信息、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内容之丰富,应用之多样,影响力之广泛值得我们去关注。纵观目前社交媒体应用,其主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Facebook 和Twitter在美国青少年群体中非常流行。几乎每个青少年都有Facebook账号,以此有了自己的网络空间用于分享信息。Twitter是一种微博客,用于留言,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第二,Instagram和Pinterest目前在美国社会广泛应用,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群体。Instagram已经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社交网站,坚守其核心任务,即传递美丽图片和视频,其受青少年青睐的主要原因是内容的质量和隐私策略。Pinterest(Pin+Interest)是一个照片分享社交网站,为用户提供图片的在线收藏和分享。网站为用户提供PinBoard(钉板),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图钉钉在钉板上,用户可以按主题添加和管理自己的图片收藏,并与好友分享,页面底端自动加载无需翻页功能,让用户不断发现新图片。第三是视频类网站。YouTube美国最大视频分享网站,用户可以上传、浏览或分享影片,同时可以寻找自己喜欢的视频以及现场直播等。用户也可以在分享区域进行互动,讨论视频内容等。第四是其他社交媒体,比如Snapchat正在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社交应用,阅后即焚以及可设定销毁时间的My Story(类似微信朋友圈)功能。Tumblr用户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尽情展现真实的自我,但不同的是,这和现实中的自我不是一一对应的。Yik Yak是最近一两年才出现的社交网络,主要面向校园社交网络。

美国社交媒体的发展特点。从美国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来看,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集多种平台于一体的移动媒体终端。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的报告,2013年42%的用户使用两个以上的社交网,2014年这一数据已经升上到52%。从2014年在线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百分比来看,Facebook仍然以71%远远超过了Twitter的23%、Instagram的26%、Pinterest的28%和Linked In的28%。以图片视频为中心的社交网络在2014年大获成功,Pinterest、Instagram、Tumblr等社交媒体发展势头正劲。随着网络办公和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网络文件存储和分享的社交兴起。以Dropbox、google Drive等基于网络文件云服务的新型文件社交网站兴起,以文件信息为内容的社交分享成为最新的潮流趋势。WhatsApp和WeChat是2014年社交媒体绕不过去的关键词,Facebook斥资190亿美元收购及时通讯软件就充分体现了其在社交媒体领域的重要性,这类软件让用户通过无线和移动互联网及时分享音视频,无需电信商的服务。

美国社交媒体的主要功能。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体类型上同其它年龄段有所差异,但在使用内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社交关系的维护。目前青少年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联系亲戚、同学和朋友。数据显示,美国网民中大概有66%同时使用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社交媒体平台,这些在青少年群体中同样适用。大约三分之二的社交媒体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是和朋友及家人保持联系。同时,超过50%的社交媒体用户通过社交平台寻找失去联系的朋友。其次,朋友圈的建立。另外,青少年中有大约14%的用户表示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是同那些有着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人交流,9%的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主要是为了交朋友,5%的用户主要是为了看名人、运动员、政客们发表的观点和评论,在社交媒体上寻找交往对象或者约会对象的人数只占了大约3%。最后,社交商务的实现。截至2015年,美国社交商务销量将达到140亿美元,像Twitter 和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将加速发展商务能力,目前只有5%的美国人在社交媒体网站上购物,但是20%的人正在考虑这么做。足够说明社交商务的潜力,特别是青少年消费者。受到如此激励,品牌和社交网络需要提供社交商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包括金融数据、隐私的安全性,以及无缝购买流程。美国青少年比成年人更愿意在社交网站上购物,比例大概是两倍,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愿意成为社交网站用户,尤其18到34岁的女性,比例达到91%;在社交媒体用户中,大部分人(85%)表示更愿意通过在线零售商购物。②

中国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分析

2008年开心网的应用掀起了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的序幕,随之而来的是MSN、QQ等社交媒体的传播推广。现如今,微信、微博等俨然成为社交媒体的主流,社交媒体的应用已经打破了年代的界限,无论是青少年还是其他年龄段,区别只是分享内容的个别差异。

中国青少年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首先,腾讯QQ与微信。二者均系腾讯公司的产品,并且用户群体可以捆绑在一起,实现QQ用户向微信平台的平移。二者可以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环境下及无线环境下实现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通信。通过朋友圈、微商、购物、游戏等模块集合了电商平台的应用。用户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朋友圈。其次,优酷和土豆。优酷与土豆合并,都是模仿YouTube的商业模式,主打UGC用户生产内容。目前它已发展成为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领头羊,在全球中文应用中排名第三。最后,人人网和豆瓣。人人网原名校内网,是专门为大学生群体提供社交的应用网站,用户注册后可以粘贴自己的照片,更新状态,撰写日志,留言等。豆瓣的核心用户群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都市青年,用户可以发表有关音乐、图片、书籍、视频、电影等方面的评论,可以把豆瓣作为分享和参与的平台。

中国社交媒体的主要功能。一方面,获取及分享信息。关注朋友动态、了解社会新闻以及分享自己的状态、想法和感受是青少年上社交媒体网站的主要目的。青少年往往利用社交媒体发表日志,记录周边发生的或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扩展人际交往渠道。社交媒体不仅是人们获取新闻、闲聊话题的途径,已经成为联系朋友之间的纽带和渠道。比如,社交媒体能够让青少年时刻知道周围发生的新鲜事,社交媒体能够让青少年了解很多社会新闻以及人们对这些新闻的看法,有助于青少年增加视野,同时能够让青少年和远方的朋友保持一种网络上的联系,增加了青少年之间的话题和茶余饭后闲聊的乐趣。同时,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组织起社交生活的渠道,通过社交媒体结识新朋友。比如关注名人的微博、博客等,拉近了青少年与名人的距离。

中美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比较

中美社交媒体应用已经日益广泛,具有很多相似性,但是在应用特征和具体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差异。

特征差异。与美国青少年相比,中国青少年上网年龄更早,上网时间更长,更多使用视频分享网站,使用到的社交媒体工具更多,男性上网比例高于女性,平均每周在线时间为5小时左右。在中国,各种社交媒体都受欢迎,中国青少年单位时间内用到的网站数量比美国用户多很多。

内容差异。中国社会环境非常注重人际交往,中国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对“关系”的需求比美国青少年用户广泛。比如说中国青少年对扩展关系网感兴趣,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喜欢提问。喜爱影响他人,为自己的思想或成绩感到自豪,喜爱分享自己的经验,提高声望。这或许是中国青少年对信息安全和隐私的注重不及美国的主要原因。同时这种注重人际关系交往的社交媒体环境又为商业营销提供了机遇,使得在社交网站、邮件订阅、订阅视频频道、微博,下载移动应用等诸多社交媒体应用中,中国青少年更加乐于对品牌进行关注。

综上所述,中美青少年在社交媒体应用上体现出的差异性与两国基本国情有较大的关系:中国青少年群体基础比较大,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对于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的需求更加强烈,易于接受社交媒体的新应用,使得中国青少年群体使用更多的社交媒体,不太关心个人隐私,对于视频和图片网站使用率高,容易被网络营销活动吸引等等。

结语

社交媒体缘于社交需求。随着技术的改变,人类会养成新的社交习惯,而这一习惯的养成取决于这种社交习惯背后的文化改变。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存在着不同的社交媒体应用。社交媒体名称和功能或许有差异,但是,满足社会交往需求是不同国家中相似社交媒体的共性。

社交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社交媒体依赖网络技术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并且这种需求的表达方式长期以来呈现出极高的关联性、网络性和规律性,可以称之为社交需求的社会共性,对于这种共性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更好地激发起人们在如今社交媒体上的交流、分享和互动,进而引发新的社交媒体需求,推动社交媒体发展。

事实上,无论群体交流,面对面交流,通过微信、电话、QQ、Facebook等社交媒体交流,这些线上或线下交流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人们对社交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这种多元化表现为线上交流需要线下交流的动作、神态、眼神,线下交流同样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线上交流的时空距离。社交需求并没有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交流工具和方式、国家差别、文化差异等因素而改变,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

社交媒体的国别差异性。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语言特征并没有影响到两国青少年对于社交媒体应用的差异。中国的社交媒体对于美国青少年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恰恰是社交媒体的应用减少和降低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障碍。因为社会交往的需求是社会需要,而不是国家需要。例如微信通过技术和应用模块的差异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交平台。国别的差异只能使得青少年选择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但是获取和分享信息的社交需求没有改变,改变的可能是受文化背景影响的分享内容。随着人们沟通方式的加深和理解,社交媒体会将不同国家背景的青少年群体通过分享信息内容的共性更好地组合在一起,形式虚拟世界的社会团体。

社交媒体依赖症。社交媒体的井喷式发展,使得我们对于周围朋友、亲戚、同学、同事等社会关系圈中的举动一目了然。甚至对于业已存在的社会关系圈,多方并不相知,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社交媒体建立联系,比如朋友圈的点赞行为能够将不同的社会关系圈串联起来。这为人们提供了一扇窥视他人生活的窗口,同时造成了人们担心错过任何信息的现象。青少年将社交媒体当作重要的工具,部分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依恋程度非常高,早起晚睡等空闲时间都会对朋友圈中的好友进行观察,了解朋友们都做了哪些新奇的事情,分享了什么有兴趣的信息,包含视频、图片、文字等,如果自己没有做或者觉得引发了自己的兴趣或共鸣就会马上在社交媒体中跟风或付诸实施。更有甚者在开车的时候也会时不时登陆社交媒体展示拥堵不堪的交通状况。这些人在上课的时候也会经常因为社交媒体而不时玩弄手机,这些情景在当今大学课堂已经成为常态。所有这些使得这部分群体受制于社交媒体的影响,干扰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因此无法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由于社会需求不能满足青少年所有的心理需要,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寻找慰藉。在这样的情景中,青少年变得与他人更紧密地连接,以及会相对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所以青少年必须要学习新方法来控制社交媒体的使用,并且恰当地享受它们。

社交媒体的运行与管理。在美国,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甚至思维习惯。美国社交媒体运营商,更是攻城略地、无往不胜。这些对其支撑世界霸权、宣扬国家软实力、输出文化产品,帮助很大。借鉴和吸取美国社交媒体的管理经验对于正确引导我国社交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爱国精神、社会认同度等方面不容忽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社交媒体的营运管理模式来管理我国的社交媒体环境,建议从市场法则、法制、运营商自律和用户自觉等方面考虑。

首先,社交媒体是商业活动,多属新生事物。这就决定了社交媒体自身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才能发展壮大。政府需要体现出管理的职能,为社交媒体创造一个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地按市场规律办事。其次,媒体社交网站是信息传播工具,本身无好无不好。但其所传播的信息和事件却是真实生活,涉及相关的法律问题。网站运营商和信息制造者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再次,运营商是社交网站管控的主体。它们不仅负责监管内容是否合法,维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对于用户揭发和自己发现的问题,也要及时处理,不合法的要及时删除。为此,相关运营商要有专门的法律团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广大用户要积极参与,有问题便举报;违法言行要及时删除,朋友圈讨论出现类似言行时,要及时告诫,并要相关方限期拿出整改措施。最后,用户自觉非常必要,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在虚拟世界里照样不能做;现实生活中可以做,又不违反现行法规的,要在虚拟世界里倡导。

在我国,社交媒体仍在初创阶段,处于从无到有的开端,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逐步弥补和完善社交媒体的运营与管理,用自然规律构建社交媒体的监管机制,为中国青少年有效利用社交媒体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项目“中外青少年网络学习行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阿拉丁:美国社交媒体发展历程”,中国网,http://science.china.com.cn/2015-07/03/content_8040672.htm。

②朱旭东:“13个美国大学生最常用的社交网络”,品玩网,http://www.pingwest.com/13-most-popular-sns-by-90s-in-the-usa/。

责编 /韩露(实习)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中美   社交   青少年   应用   媒体